“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搞特殊”
■张文晨 田 琪
1939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八路军留守兵团负责人萧劲光向毛泽东同志汇报工作时,看见毛泽东围着被子斜躺在床上办公,以为他生病了。谁知当时是因为毛泽东仅有的一条旧棉裤拿去洗了,正放在火盆上烤。萧劲光得知真相后,让警卫员去领一床棉被和一套棉衣,结果被毛泽东果断制止,连说不行,领来也不要,并告诫:“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搞特殊。”
“绝不能搞特殊”,战争年代没有条件时只能“将就”,新中国成立后,条件改善了,毛泽东依然一点不“讲究”。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陈着一件旧睡衣,这件睡衣毛泽东穿了20多年,上面打了73个补丁,破旧得没法再补才换掉。像这样不搞特殊化的故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可对于毛泽东来说却是一贯如此、一以贯之。
习主席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我们党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危害一直是清醒的,反对特权的立场和措施一直是明确的。早在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鲜明指出:“共产党员和干部应该把谋求特权和私利看成是极大的耻辱。”
1957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同志到昆明视察工作。云南省委检查接待工作时,发现他每天吃的都是马豆荚、青蚕豆等素菜,伙食费用大大低于规定标准。为保证营养,厨房第二天专门加了一个菜——燕窝煮鸽蛋。朱德见后眉头直皱:“我们每天吃得很不错了嘛,群众能这样吗?”像朱德这样多问问“群众能这样吗”,以普通群众为参照和镜子,党员干部就不会追求职权之外的“特殊权力”,就不会贪图标准之上的“特殊待遇”。
“遵守纪律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口头上说遵守纪律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在实际行动上真正遵守纪律。”陈云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61年初冬,北京气温骤降。周恩来同志去陈云家里,看到他被冻感冒了,仍披着棉被在床上看文件,特许他住的地方提前供暖。谁知陈云却婉拒了:“供暖的时间是我定的,我不能破这个例。”
彭德怀同志是党内清正廉洁的典范,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本色,不耍官威、搞特权。1956年夏天,彭德怀在工作之余,带着几名参谋和警卫来到北海公园游览。公安部门为了他的安全,事先将公园里的游客清空。彭德怀到达公园后发现,门口挂着“休息”的牌子,公园里面也没有游客,询问前来迎接的公安人员方才得知真相。他非常严肃地说:“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决不能有!”说完,他转身就走出了公园。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领导干部在家风家教上同样应该带头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一套。谷文昌同志在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时,家里很少有木制家具,甚至二女儿结婚时,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都被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子女们在遇到工作调动、待遇调整时向他“求助”,谷文昌的回答总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能靠着我的关系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
共产党员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只有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的义务。如果说有什么特权的话,那么“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邓小平同志曾经警告:“一个人只有不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不用来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否则,他的骄傲和放肆,必然会把自己淹死。”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强化普通党员、普通一兵意识,端正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该伸手的绝不伸手,不该享受的拒之千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永葆清廉本色,坚守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32238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