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右翼为军国主义招魂
■王梦杰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的日子。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向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供奉了祭祀费,部分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参拜了靖国神社。这一系列行径再次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对军国主义历史的严重错误态度,以及妄图推卸战争责任的险恶用心。
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还未能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象征,供奉有对侵略战争负有严重罪责的14名甲级战犯。在靖国神社合祭的246万战死者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如今,靖国神社又成为日本右翼势力为侵略历史“翻案”的象征和大本营。自2001年小泉纯一郎在任期间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以来,安倍晋三内阁成员持续参拜,岸田文雄政府延续“曲线拜鬼”策略,如今石破茂政府再添新账。日本近年来不断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径,实质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挑衅。
日本右翼势力在历史教科书领域推行的渐进式淡化策略同样值得警惕。通过弱化战争加害责任表述、美化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等罪行,日本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历史叙事体系。202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的历史教科书就存在严重史实偏差。这种历史修正主义行径不仅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的基本原则,更对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情感造成持续伤害。
不仅如此,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动作也越发危险,呈现出历史翻案与军事松绑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其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是最直接的表现。日本不断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增加防卫预算,其“正常国家化”路线已突破战后和平宪法框架。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自卫队近年来频繁开展针对性军事演习,这种军事扩张态势与历史修正主义形成共振,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检验日本能否恪守和平发展道路承诺的一杆标尺。中方敦促日方切实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在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谨言慎行,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这不仅关乎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国际社会维护战后和平秩序的重要保障。
80年过去了,二战的惨痛教训依然深刻。任何为侵略历史翻案的企图,都会将日本自身推向危险的历史歧路。面对日本右翼倒行逆施行径,国际社会更应携手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