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思想战线丨找准主攻点 拿下硬任务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王韵
2025-09-26 06:26:22

找准主攻点 拿下硬任务

——怎么看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必须扭住攻坚重点

对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来说,百年都是重大历史节点,具有标志性意义。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2025年3月两会期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代表围绕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展开热烈讨论。从提出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强调以攻坚战方式推进实现,是我们向党和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意味着走向百年的人民军队将展现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崭新面貌。在这个爬坡过坎、收官冲刺最吃劲的时候,我们必须聚焦攻坚重点,铆足攻坚干劲,积聚攻坚力量,切实担起这副光荣的沉甸甸的担子。

为什么要坚持以战领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怀着“永远把敌人和战争挡在国境之外”的梦想,法国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在时任陆军部长马奇诺元帅的推动下,构筑起一座“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轰鸣的战车绕道阿登山脉攻入法国,使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沦为“最豪华的摆设”。战争史上,从1941年英国远东舰队覆灭,到1945年日本关东军要塞被粉碎;从1973年以色列巴列夫防线被冲垮,到1991年萨达姆防线被跨越,“马奇诺防线”式的剧情一次又一次上演。这启示我们,如果不顾战争形态和战场形势变化,作战需求搞不准,看似搞了许多建设,其结果不仅无助于战斗力提升,还会造成巨大浪费,甚至酿成不可饶恕的历史性错误。

军队是要打仗的,仗怎么打,军队就怎么建。以战领建、抓建为战,是军事斗争基本规律。2025年5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17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围观中国展台,许多国外观众纷纷到现场拍照“打卡”。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瞄准明天的战争稳步推进武器装备发展,做到未来打什么仗,就发展什么武器装备,确保研发和生产的武器装备适应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只有把准建的着力点、提高战的含金量,才能形成实实在在的战略能力。

对军队来说,这能力那能力关键还是战的能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终要落到提高打赢能力上。这些年,我军军事应对行动趋于常态,应急应战专项任务不断增多,呈现出练兵用兵一体化、兵力运用常态化的鲜明特征。通过以战载训、拿敌练兵,部队在斗争洗礼中愈战愈勇、愈斗愈强。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要把现实斗争、危机应对、战争准备有机结合起来,因敌因情因势创新军事斗争策略,增强斗争针对性、主动性、塑造力,在斗争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检验和提高能力。

为什么说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是攻坚战的坚中之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部署,标定了军队建设“十四五”时期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和发展重心。2025年,是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对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的起步规划。这个规划立足“两个大局”,鲜明立起聚焦实战的高质量发展重大主题,布局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统筹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部署的都是我军建设战略任务,落脚点在于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蓝图设计。“十四五”规划收官成效怎么样,基本决定我军到2027年能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千方百计加快规划执行,落实好重大建设任务,实现好关键能力指标,是当前紧要之紧要。我们必须锚定目标按下“快进键”、拉满“进度条”,确保交出合格答卷。

为什么要推进体系作战能力集成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系统与系统的较量,只有注重体系融合,作战能力才能集成提升。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更应坚持体系建设、体系运用、体系训练,提升整体效能,生成最大战斗力。

关键作战要素锣齐鼓不齐,是形成作战能力必须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近年来,我军十分注重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通过打通经脉、构建体系、常态演训,较好实现了力量上“合”、行动上“联”、效能上“优”、指挥上“统”。同时,我军作战体系还有不少短板弱项,装备、战场、人才、训练条件等还没有配套跟上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实现联合作战能力整体提升,就必须成体系加强力量编组、武器装备、阵地设施、指挥通信、综合保障、法规制度等配套建设,下大力解决好体系抓建难题。

形成实打实的战略能力,必须推动各作战要素融合增效。在厦门胡里山炮台上,有一门挺立100余年的28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此炮是世界现存19世纪制造的最大、完整保存在炮台原址的后膛海岸炮。当年清军虽然拥有先进的火炮,但由于训练水平不高,士兵对先进武器的操作不熟练,加上海防力量分属不同派系,缺乏统一指挥协调,“大杀器”仅仅发挥出“小作用”。对于战略能力生成来说,完成规划任务、项目建设仅仅是基础的第一步,体系集成作战能力则更为关键。从指挥链、杀伤链、保障链,到战场、装备、人才各要素,都要聚焦体系贡献率发力,依靠高效能的聚合融合实现联合作战能力整体提升。

如何抓好战斗力检验评估

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战斗力检验评估是关键一环,直接影响是否能够打赢未来战争。用好这一手,发挥其摸清真实底数、及时反馈整改、促进能力形成的作用,才能确保规划任务落实、关键指标实现。

科学可行是战斗力检验评估的基本要求。2024年秋,某旅模拟训练中心正在进行模拟对抗检验。某合成营营长灵活指挥侦察、火力、通信等要素力量,向模拟蓝军发起进攻。很快,模拟对抗系统对该营行动计划、协同计划、保障计划生成评估数据并显示存在问题。模拟结束后,该营及时调整火力配置、兵力协同等方案计划,在实兵对抗训练中进一步检验改进。仗怎么打,检验评估就应怎么搞。不能把理论指标当成实际战斗力、把要素和领域能力当成体系战斗力,否则就会导致评估失真失准。只有把握好定量和定性、要素和体系、分域和整体、静态和动态的关系,制定科学可行的检验评估方案和实施办法,才能检验出攻坚任务完成质量好坏,测算出作战能力水平高低。

最严导向是战斗力检验评估的有力保证。这些年,全军常态开展训练作风整治,加大训练监察力度,健全训练考核评估体系,推动训练从形式到内容进一步向实战聚焦,训风演风明显好转。打仗硬碰硬,检验评估更要实而又实、严而又严。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检验评估,能力不具备决不放过,以真考实评促进真训实练、真打实备,确保攻坚战的能力建设成色十足。

统筹展开是战斗力检验评估的重要方法。战斗力建设是通过促进各构成要素有效集成,实现战斗力水平整体提升的实践活动。做好战斗力检验评估,应该覆盖战斗力全部要素,既评价作战能力形成情况和军事训练水平成效,还考核联合作战政治工作、后勤和装备保障、战斗精神等,从而得出完整准确全面的评估结果。特别要看到,战斗力检验评估必须同攻坚战各项工作一体设计、统筹展开,融入战建备攻坚全过程各方面扎实深入组织,充分发挥检验评估摸清能力底数、促进能力建设的作用。

(执笔:徐学文、叶念、毛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