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黄土岭功臣炮连”丨守卫紫荆开新篇

来源:解放军生活 作者:朱家立 徐金涛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8-28 12:31:12

从抗日烽火中走过来的英模部队,每一个闪光的名字都有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近“黄土岭功臣炮连”,跟随新兵一起听听指导员讲下连第一课,重温当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看他们如何赓续传统、砥砺前行,向着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发起新的冲锋。

连队第一课

同志们,放置在连队荣誉室门前的,就是我们的“功臣炮”。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这门炮被叫作“功臣炮”呢?听我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

1939年10月,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率部,集结了2万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11月的雁宿崖战斗中,我部采取节节抗击、诱敌深入的“口袋战术”全歼来犯日军。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亲率第二、第四大队,有1500余人,沿旧公路进行报复性“扫荡”。

11月7日,细雨蒙蒙,白雾缭绕。日军先头部队抵达寨坨,后尾刚离开黄土岭时,埋伏在两侧山峦间的八路军6个团猛然发起进攻,数千支步枪、上百挺重机枪同时开火,将日军团团围住。激战中,八路军第1团团长陈正湘通过望远镜,发现在谷底一个独立院落里,有几个身着黄呢大衣的人进进出出,由此推断是日军指挥所所在,便急令炮兵连炮击。

我们连的老前辈李二喜,用大家所看到的这门迫击炮连发4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穿堂而过的弹片击中了阿部规秀的腹部与双腿,他在负伤三四个小时后毙命。而后日军兵败如山倒,黄土岭战斗以我军大胜宣告结束。战后,我连被授予“黄土岭功臣炮连”光荣称号。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我们的战旗接受了党和人民检阅;2022年,连队被评为全军“四铁”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女子仪仗排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传统代代相传,荣誉照亮未来。作为驻守香江的新时代“黄土岭功臣炮连”传人,我们要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砥砺前行,以过硬本领履行使命,以实际行动守护繁华,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全车注意!正前方‘敌’地堡,短停,歼灭!”硝烟弥漫、铁流滚滚,一场装甲分队战术合练在粤北某综合训练场激战正酣。随着车停炮响,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命中目标,“敌”地堡被摧毁。这是驻香港部队某旅“黄土岭功臣炮连”参加年度野外驻训任务的一幕。

组建98年来,这支诞生于秋收起义、威震黄土岭战斗的队伍,连队官兵一茬接一茬,武器装备一代换一代,而“百发百中、威震敌胆”的“神炮精神”始终赓续传承、生生不息。

荣誉激励担当

“来到‘黄土岭功臣炮连’的第一件事就是继承传统。”指导员回忆起初到连队交接工作时说,“班子调整要交‘传统班’,用以老带新的方式,逐面锦旗交接荣誉、逐件文物交接来历、逐个本子交接连史;干部到任要过‘传统关’,解说荣誉室、讲好传统课、熟知连史册、领唱连歌、呼喊连训、观看《功臣神炮震敌胆》录像片。把这些完成了,才算进了门槛。”

该连充分依托荣誉室红色资源,不断传承发扬连队传统,结合重要时机,在新兵入连、考核比武等工作阶段,常态组织入连仪式、向连旗告别仪式、晋衔仪式,激励官兵为荣誉而战,凝神聚力、开创辉煌。

今年,连队结合“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靠什么立家,用什么传家,以什么兴家”大讨论,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学传统、做传人”“为连队添光彩、在连史留美名”。二级上士余晨曦结合自己在连队11年的经历,讲起了自己的强军故事—

下连前的他,本想着当两年义务兵就退役。然而,参加了一次装甲驾驶集训后,他的想法变了。

当时的实车训练中,官兵们所在的驾驶室空间狭小,又因为挨着动力舱,被热浪烘烤着,一趟训练下来,大家的衣服基本湿透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名同志叫苦叫累。班长给大家鼓劲儿:“我们是荣誉连队,决不能打退堂鼓!”余晨曦被这种氛围感染,决心练出个样子来。

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他最终以全课目优秀的成绩完成了结业考核,蝶形移位课目成绩更是稳定在1分10秒左右,超过了教范上对特级驾驶员的成绩要求。经过这次集训,余晨曦坚定了扎根连队的决心。后来,他积极组织装备解说、参加联演联训,2023年还被评为装甲驾驶专业的“专业技术能手”。

传统铸就旗帜,荣誉激励担当。一代代功臣炮连官兵在赓续血脉中激发出了“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工作热情。这是连队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功臣炮连能战善战、经久不衰的制胜密码。

连队正在进行火炮实弹射击

时刻为战—苦练锻造精兵

战争年代,连队“百发百中”的光辉战绩在黄洋界保卫战、黄土岭阻击战等著名战斗中大放异彩。进入新时代,连队上下达成一个共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决不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必须牢牢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续写“黄土岭功臣炮连”新荣光。

当初,该旅全面换装新型装甲装备,连队主动承担新装备试训任务。“懂技术的骨干少,组织训练有难处”“仪仗装甲任务多,训练时间冲突大”“营区场地受限,火炮实弹射击、山地驾驶等训练课目难以展开”……难题一个接一个。

作为连队的老骨干,火炮专业“大拿”、二级上士王正带头成立新装备“攻关尖刀组”。他们白天铆在训练场,拿着专业教材对照装备,逐个零部件过;晚上挑灯夜战,加班加点背记战技术性能,绘制炮塔内部电路图……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在实弹射击考核中,王正率领团队成功排除各类射击故障20多起,总结梳理出的射击乘员标准化流程在全旅得到推广。

理论只是基础,苦练才能腾飞。为了提高驾驶技能,该连官兵通过模拟香港弯急、路窄、坡大等各类道路,摸索出“100米加减挡”“听音辨速”等训练诀窍;为了提高射击技能,他们设置城市环境多个真假目标靶、不同距离显隐靶,将靶标面积缩小一半,精练快速搜索、精确锁定、动中射击、坡路开火等过硬本领。大家都说,虽然训练难度越来越大,但打赢底气越来越足。

2024年7月,该连参加中老“友谊盾牌——2024”联合演习,并在实兵演练阶段担负火力反击任务。8月的东南亚骄阳似火、热浪蒸腾,参训官兵在陌生地域下克服恶劣环境,驾驶战车听令射击,炮弹迅即出膛,首发命中!再次锁定,火舌喷射而出,再发命中、发发命中!外军官兵纷纷竖起大拇指。

肩负使命—擦亮金字招牌

“向国旗敬礼!”2025年7月1日,驻香港部队新围军营正在组织军营开放升国旗仪式。78名仪仗队员整齐列队,庄严肃立。伴随着铿锵激昂的国歌旋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执行这次升旗任务的仪仗女兵,就是来自“黄土岭功臣炮连”的女子仪仗排。

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后,该连整编成为一支装甲仪仗合成、男女兵混编的新兴力量。作为驻守香江的部队,连队要担当起展示驻军形象的使命。

每年4月,学兵仪仗训练就要全面展开。然而新鲜劲一过,个别新兵就会产生怕苦怕累的情绪。

“排长,我不想练仪仗了!”这天,列兵孙焜灵抱住女兵排排长李兰哭诉道。

李兰拍拍她,帮她稳定情绪,然后便带着孙焜灵前往荣誉室“冷静冷静”。

她们站在女子仪仗兵的展板前,顺着时间的脉络,把目光定格在2017年女子仪仗排首次在原三军仪仗队编队内接受习主席检阅的照片上。“你看,照片里的她们笑得多开心。但在镜头背后,她们也和你一样,哭过也累过。”李兰轻声说道。孙焜灵若有所思,过了一会说:“我明白了,排长,我们去训练吧!”

5月底,10名女学兵正式完成编队,顺利通过上级仪仗能力验收,初步具备仪仗任务执行能力,计划参加今年的军营开放日活动。开放日当天,在数千名香港市民的注视下,一声令起,仪仗队员们手持钢枪,踏着威严肃穆的进行曲节奏进场。“亮相即震撼,出场即精彩”,顿时掌声雷动、一片喝彩。

成绩源自汗水,仪仗女兵每人每年至少穿破3双马靴,踢出正步距离达数百公里,在严抠细训中发扬了连队“形象无瑕、使命无憾、标准无止、奉献无畏”的仪仗精神。看着队列里孙焜灵的飒爽英姿,李兰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朵“香江玫瑰”正在连队传统荣誉的滋润下蓬勃绽放。

紫荆花开耀香江,军旗猎猎铸忠诚。从井冈山到太行山,从黄土岭到香江畔,一代代官兵用鲜血和汗水书写了一部豪迈的英雄史诗。新征程下,连队将牢记统帅嘱托,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攻坚,以实际行动谱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当好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香江卫士”!

知识链接·黄土岭战斗

1939年11月,被日本军界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亲率1500余人,对我华北军民进行报复性“扫荡”。11月7日下午,黄土岭战斗打响。激战中,第1团团长陈正湘在黄土岭东侧100米独立小院内发现敌指挥所,遂令炮连做好射击准备。连长杨九秤迅即指挥李二喜精准测距定向,调整炮位。一声令下,李二喜连射4发,准确命中敌指挥所和炮兵观察所,阿部规秀在炮击中丧命。黄土岭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斗,阿部规秀也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被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