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主席指出,“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士兵至上、基层第一,真正关心关爱官兵,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广大官兵的现实困难和后顾之忧,事关军心士气,事关部队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暖心惠兵的法规政策落地落实,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有效增强了官兵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子女托管难”“家庭团聚难”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基层官兵。中部战区陆军某旅、西部战区陆军某旅采取务实举措解决官兵“挠头事”,为基层部队破解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多措并举破解军人子女托管难题——
“军娃驿站”书声琅琅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特约通讯员 付善柱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初秋,临近傍晚,记者刚走进中部战区陆军某旅“军娃驿站”,耳边便传来琅琅书声。军娃们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金色的鱼钩》。
“以前,我们总是为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问题发愁。”看着专注学习的女儿,该旅某营三级军士长梁涛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有了‘军娃驿站’,我和爱人都能安心工作了。”
前期,该旅机关在调研中发现,随着部队练兵备战任务的开展,已婚军人家庭“子女托管难”的问题愈发凸显:有的双军人家庭因夫妻同时担负任务,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管;有的官兵配偶在地方单位工作,因时间冲突无法接送孩子……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实则牵扯官兵精力,成了“挠头事”。
对此,该旅某营干部丁培培深有感触:“往年一到暑假,孩子看管就成了难题。孩子年龄小,独自在家没法做饭。我和爱人工作忙又顾不上,只能给孩子点外卖。”旅里开设“军娃驿站”后,孩子每天学得充实、吃得健康,丁培培和爱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谈及这一喜人变化,丁培培感慨地说:“感谢组织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如今没了后顾之忧,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了。”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在“军娃驿站”筹建过程中,面临一些矛盾困难,他们要求机关业务部门主动作为,逐个破解场地、安全、管理、卫生等难题,积极协调安排有教学经验的随军家属、幼教老师组成辅导小组,根据军娃年龄特点和学习进度灵活设置相关课程,努力解除官兵后顾之忧。
走进“军娃驿站”,窗明几净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手工和绘画作品,角落里整齐摆放着各类图书和益智玩具。
“军娃驿站”辅导老师刘颖是驻地某幼儿教育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听说该旅选拔优秀幼师开展公益教育活动,她第一个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刘颖如愿加入“军娃驿站”轮值老师队伍。“军人为部队建设作贡献,我们要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她一边帮军娃纠正握笔姿势,一边告诉记者,“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部队贡献力量,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我们的课程设置既注重知识性,又突出军营特色。”“军娃驿站”临时负责人、该旅干部于音介绍,他们注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军娃,量身定制课程方案: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互动、兴趣培养为主,小学生侧重作业辅导和习惯养成。此外,他们还安排了体适能课程,让军娃们既学习文化知识又增强体魄。
“不用担心孩子整天玩手机了”“孩子放学后有人辅导照看的感觉真好”……谈及“军娃驿站”带来的新变化,该旅不少已婚官兵纷纷点赞。
于音告诉记者,随着“军娃驿站”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将临时来队探亲的官兵子女也纳入保障范围。该旅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将“军娃驿站”的部分房间改造成多功能活动室,添置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更好地满足军娃学习需求。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官兵及家属陆续来接孩子。“爸爸,我今天做了好几个俯卧撑”“老师表扬我的作文写得好”……孩子们争先恐后汇报自己的收获。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于音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把这项“暖心工程”做得更实、更好。
西部战区陆军某旅通过举办活动让军人之家更温暖——
“昆仑雏鹰”茁壮成长
■李潇潇 葛明苇
“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一个个军娃根据教官的口令调整自己的姿态动作。前不久,西部战区陆军某旅举办“昆仑雏鹰训练营”活动,50余名军人子女通过沉浸式体验军营生活,更加真切感受到父母的付出与坚守,还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
此前,该旅机关在调研中发现,为确保演习演训、野外驻训等任务完成,不少官兵主动推迟休假、加班加点工作,导致休假陪伴家人的承诺未能兑现。为此,该旅机关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军营特色优势,邀请军人子女来队参加“昆仑雏鹰训练营”活动,既帮助官兵实现家庭团聚的愿望,也进一步融洽官兵家庭关系。
该旅领导介绍,训练营活动根据军人子女不同年龄特点,“一人一策”制订个性化方案,设置队列训练、战斗歌曲教唱、内务整理、体能训练、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准备格斗……”训练营活动在一场军事课目示范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官兵动作精准有力,格斗对抗虎虎生威,呐喊声响彻训练场。官兵们的精彩演示,引得孩子们连声欢呼,爆发出阵阵掌声。军事课目示范结束后,军娃们被编为8个班,每个班还安排了专职教官。
俯卧撑、接力折返跑、团队协作游戏……训练场上,一场专为军娃们设计的体能训练火热展开。汗水很快浸湿了军娃们的衣衫,汗珠顺着通红的脸颊滑落。
队伍里,军娃周铭宸做完一组俯卧撑后,喘着粗气问教官:“我爸爸每天都要做这么多俯卧撑吗?”教官笑着告诉他:“比这还要多。”
简单的发问,折射出真实的触动。亲身体验了呼吸的急促、肌肉的酸胀,军娃们慢慢读懂了“辛苦”二字的分量。
“以前,爸爸总说‘休假回来就带你去游乐园’‘暑假回去看你’,结果一次次食言。有时候我会埋怨他说话不算数,现在才知道,原来他平时工作训练这么辛苦……”训练间隙,军娃王子航有感而发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孩子的心声。
体能训练结束后,教官带领军娃们走进庄严肃穆的“少云广场”。孩子们手捧鲜花,依次缓步上前,将一朵朵鲜花轻轻放在邱少云烈士雕像基座前。随后,大家列队走过广场两侧的历史文化墙。孩子们有的伸出手,轻轻抚摸墙上刻着的英烈姓名;有的凑近墙侧的玻璃展柜,仔细辨认烈士家书上的字迹……
该旅领导介绍,训练营还为军娃们安排了爱国主义教育课,采取播放红色题材纪录片、组织“英雄故事会”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训练营活动结束时,一名军士来接孩子。面对脸颊晒红的父亲,孩子挺直腰杆,敬了一个队礼。
“这不仅在军娃们心中种下爱国爱军的种子,也为官兵家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谈及训练营活动,该旅官兵纷纷为机关的暖心举措点赞。近期,该旅官兵挺进高原练兵场,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训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