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考核组为何设置“加时赛”?这场训练让人深思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卢晨昊 游永昊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5-09-17 06:24:56

这场训练,考核组设置了“加时赛”

■卢晨昊  游永昊

秋日,渤海湾畔,海军某大队组织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应急油料保障训练。

“遭‘敌’机空袭,装备运输车受损。”车队刚驶出营区,特情突至。面对突发情况,指挥员迅速研判态势,果断申请调用其他车辆,并指挥车队继续向目标地域前进。

一路特情不断。经过一天的紧张训练,天色渐暗,车队驶回营区,官兵有条不紊拆卸装备,准备入库。

“军港码头遭‘敌’导弹袭击,立即前出开设加油场地,实施岸滩无码头油料补给……”突然又传来的特情通报,打了官兵一个措手不及。值班员立即吹响集合哨,指挥员组织官兵将装备重新装车,迅速前出展开油料补给作业。

面对意料之外的情况,官兵因准备不足显得有些忙乱:此前管线撤收拆卸时造成的一处破损未及时处置,面对突发情况只能先进行管线更换;负责连接管线的冲锋舟因油料不足未能按时前出,只能留在原地等待油料补充……最终,任务完成超出规定时限,被考核组判定“不合格”。

“没想到考核组会临机出题”“特情设置超出训练计划”……面对考核结果,参考官兵议论纷纷。

“真实的战场环境只会更复杂,实战化训练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必须保持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战备状态。”考核组刘参谋的一番话,让原本感到有些“委屈”的官兵低下了头。

该大队领导介绍,前期,机关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有的单位训练结束后未能及时检修装备,有的单位存在落实战备要求泛化等问题,影响了练兵备战质效。此次训练展开前,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考核组特意设置了一场“加时赛”,既是对基层单位管装用装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官兵处置特情能力的一场考验。

训练结束后,该大队围绕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检讨式复盘总结,组织各级指挥员展开“头脑风暴”,从思想深处破除惯性思维,锤炼部队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和连续作战能力。

“‘枪响之前’先打赢‘头脑里的战争’,才能赢得未来战场主动权。”走出讲评室,该大队一名干部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