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伍前传帮带说起
■歌 途
进入“退伍季”,看到很多以退伍为主题的报道,其中不乏老兵抓紧离队前这段时间,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专业技巧等倾囊相授的事例。有的奋笔疾书,梳理总结成册;有的加班加点,指导帮带战友;有的开设讲堂,培养年轻战士……这种“冲刺感”十足的传帮带,令人感动。
但凡一种经验、一门手艺、一项技能,无不来自基层火热实践,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日复一日的积累。如果老兵离队前能将其保留下来,继续发光发热,对于官兵成长成才、完成各项任务、加强战斗力建设等,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强军事业需要一茬茬、一代代官兵接续奋斗,需要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攀高峰,这些老兵的做法值得点赞。同时,笔者也有点疑问:传帮带为啥偏偏等到这个时候?
要知道,一个故障的检测排除窍门,可能源于无数次拆装调试的心得;一套高效的组训施训方法,也许是老兵根据多年实践不断优化完善的结果。这些蕴含在工作实践中的“活”知识,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结合具体情境的讲解,更容易被年轻同志理解和吸收。若仅仅利用退伍前的几周甚至几天进行传帮带,难免显得有些仓促。
老兵们可能也有原因,比如,平时工作任务繁重,留给自己静心总结提炼的时间并不多。到了临退役前,反而时间多了起来,这才琢磨应该为单位留点什么,作为军旅的纪念。但也不可否认,有个别同志或许此前存在“留一手”的想法,认为“独家秘籍”不能轻传,借以凸显自身价值,或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
身在军营,讲求的是共同进步、携手向前、并肩战斗,一个人不光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战友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事业负责。有一句话说得好:“平时甘苦与共,战时才能生死相依。”这份甘苦里,自然包含互帮互助、互相学习。这告诉我们,战友之间的传帮带也要重在平时、做在经常。谁先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就主动分享;谁先学会一项新的技能,就倾囊相授,让战友少走弯路。
当然,解决上述问题,不能光从老兵身上入手,其所在单位也不能缺位。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教育引导官兵树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观念?是否建立起畅通无阻的分享机制?是否形成了主动求教、乐于助人的良好氛围?是否有时会因任务繁忙、各自为战,影响了官兵随时随地的经验交流?循着这些问号探究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方面有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部队建设发展是一场不停歇的接力,需要一茬又一茬官兵赓续传承、接续奋斗。对于即将告别军营的老兵而言,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后继有人。他们留给部队珍贵的礼物,不仅仅在于离别前的嘱托,还在于平时的点滴付出,给予战友的知识、技术、作风和精神。当帮带融入日常,当传承悄然完成,老兵们离队前会更加坦然、更加欣慰,放心地奔赴人生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