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思想战线丨怎么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王韵
2025-09-17 06:50:16

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怎么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5年9月3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抗战精神将激励全军官兵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朝着实现强国强军宏伟目标勇毅前行。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的记忆和真相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褪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我们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捍卫历史正义,坚定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台历状建筑物——残历碑,日历翻展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公然用武力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从这天起,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其中。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法西斯轴心国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大量海空军事力量,遏止了日本“北进”侵苏计划,迟滞了日本“南进”太平洋的步伐,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东西对进、称霸全球的战略企图,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

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约占二战中各国总伤亡人数的1/3,还有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强掳。日本侵略者还对中国人民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体活体实验。按照1937年比价,战争造成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经年累月的精神创伤更是无法用数字加以计算。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抗日主张,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各界民众万众一心,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撼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中国会亡国吗?中国能速胜吗?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局势向何处去,成为国人最为困惑彷徨的问题。延安凤凰山麓的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就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3个阶段,并提出一系列争取持久取胜的战略战术,为抗战胜利勾画出清晰的“路线图”。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是坚持抗战和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从战略相持阶段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敌后战场英勇抗击着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逐步形成对日军占领城镇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成为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抗日主力军。1945年8月,敌后战场开始全面反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上承担起中国战场对日军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鼓舞民众抗战到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号召、带领和团结全民族抗战的第一线,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大批抗日英烈,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充分展现出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染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对打好新时代人民战争有何启示

抗日战争胜利已过去80年,但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依然熠熠生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个著名论断从未过时,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国将不国、民族危亡之际,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从沉沦中奋起斗争,为中华民族“站起来”赢得了光明前景。新时代人民战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等多方面力量资源,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斗争方式和手段去赢得胜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万众一心战胜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

必须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当前,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耦合关联越来越紧,现代战争集中体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谁能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系统整合,谁就能够赢得军事竞争优势。打好新时代人民战争,就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系统提升我国应对战略风险、维护战略利益、实现战略目的的整体实力。

必须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抗战中,我们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无时不战、无处不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今天,现代战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平时和战时、军事和民事、战争手段和非战争手段界限更趋模糊,实行人民战争具有广阔舞台。我们要把握新时代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我之能击敌所不能,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如何用伟大抗战精神砥砺滋养新时代革命军人血性胆魄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先辈最好的致敬,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新时代革命军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自觉从中汲取前行力量,培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激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军人生来为报国。我们要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把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听党话、跟党走,扎根军营、奉献国家,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军有我。

涵养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抱定必死之决心,彰显出中华民族不怕死、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高尚的气节是革命军人应有的品质。我们要以抗战英雄、革命先辈为榜样,要有为了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勇决绝,不为名利、金钱、美色、享乐等诱惑所动,始终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发扬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当前,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带来的深刻挑战,我们决不能思想懈怠、斗志消沉。必须自觉赓续红色血脉,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勇气概,在强敌对手面前始终腰杆子不弯、腿肚子不抖。

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侵华日军也将主要兵力用于“扫荡”“蚕食”抗日根据地,中国敌后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直至最终赢得抗战胜利。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在考验面前勇往直前,在危险面前无所畏惧,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执笔:任学丽、肖军、李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