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清风正气歌丨忠诚如丹不可夺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黄少江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5-09-24 06:13:00

忠诚如丹不可夺赤

■黄少江

岁月会变,本色不变;容颜会老,忠诚不老。对共产党人而言,善莫大于作忠,忠诚如丹不可夺赤。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党员干部讲忠诚,首先要忠诚于党的信仰。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同志曾对着一位先烈的遗诗手迹动情地说:“这些遗作,是我们党在战争年代里流血牺牲的烈士给他的亲人的最完整的遗书。”遗作的作者,就是曾被毛泽东同志称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烈士。

1935年3月4日,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率部突围时,因腿部中弹负伤,不幸被捕。敌军团长进行劝降,被刘伯坚一口回绝。敌人就故意押着负伤戴镣的他游街示众。刘伯坚昂首挺胸,表现出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回到监狱后,他写下了著名的《带镣行》;临刑前,又给妻子写下一封绝笔信:“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

讲忠诚,必须忠诚于党的组织。湖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海,曾是张国焘的警卫员。1938年4月,张国焘借祭拜黄帝陵的时机叛逃,投靠国民党,还妄图“动员”张海一起走,遭到严词拒绝。后来,他又两次写信拉拢,张海仍不为所动,并坚决与其断绝关系,还向组织表示“我是共产党员,他不革命,我还要革命呢”。张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跟组织不跟个人的信条。

忠诚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体现在如何对待党的事业和工作上。1990年,天文学家南仁东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国,后来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那时,他在国外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在国内一年的工资。很多人有些不解,他却说:“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

南仁东的梦想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天文望远镜。他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为此,年近半百的南仁东开始了漫长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建设工作。后来,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够穿越一生。23年,8000多个日日夜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贺锦斋同志忠诚党的信仰,坚持“吾将吾身献吾党”;蔡和森同志忠诚党的组织,坚持“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林俊德同志忠诚党的事业,扎根戈壁大漠52年,潜心铸造大国重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始终对党忠诚,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一片赤心,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真正的共产党员,忠诚始终是具体的、实践的。革命先辈用实际行动,唱响一曲曲忠诚奉献之歌。每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都应向他们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把对党忠诚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岗位上,努力在强国强军的新征程上书写绚丽诗篇、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