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连长向老班长学“用人”
■滕玉金 杨仰优
“常英杰在军士晋升考核保障任务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团首长表扬,他的‘分组轮换保障法’还在全团推广了!”秋日的一天,新疆军区某团连长杨卫树拿着通报,兴奋地走进连部。
指导员文仙林笑着打趣:“现在彻底对老班长服气了?当初你可没少嘀咕他干活‘不紧不慢’,觉得他不够积极呢。”
杨卫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今年初,他担任连长时,正值野外驻训准备阶段。考虑到一级上士常英杰经验丰富,杨卫树便将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他,期待老班长能“多盯紧、多上手”,把好质量关。
可接下来几天,杨卫树心里却打起了鼓:他几次去物资库查看,发现常英杰把分类、登记等具体工作分给几名年轻军士,自己只在一旁偶尔指点。起初杨卫树心存疑虑,直到验收时看到装具码放整齐、台账零差错,他这才放下心来。
不久后,团里组织军事比武。杨卫树指派几名年轻骨干负责备赛,但进度缓慢,战术训练、规则研究也没个章法。眼看着比赛临近,经文仙林提醒,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请常英杰牵头。这一回,老班长像换了个人:清晨带着大家练战术,中午坐下来研究规则,晚上还熬夜画流程图。最终,连队取得比武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老班长在两次任务中的表现怎么相差这么多?”杨卫树拉着文仙林追问。
“驻训年年有,可战士一直在流动。他放手让年轻人干,是想让他们尽快独当一面。比武关乎集体荣誉,得抠细节、提效率,他自然要亲自上。”文仙林一句话点破关键,“干工作既要分清轻重缓急,也得做好人的工作,摸清每个人的特点,这样才能知人善任。”
打那以后,杨卫树开始跟着常英杰学“用人”。保障射击任务前,他想起常英杰说过“孙琰博心思细,能担重任”,便让这名中士牵头。果然,任务中出现哑弹,孙琰博按流程沉着处置,未出任何纰漏,得到团首长称赞。驻训回撤时,他又采纳常英杰的建议,让擅长统筹的二级上士张恒指挥装车。张恒很快琢磨出“功能分区打包法”,使连队物资装载提前两小时完成,成为全营标杆。
这次军士晋升考核保障任务,杨卫树主动请教常英杰。常英杰帮他分析人员特点:“小李心细,适合负责场地勘察;老王熟悉流程,让他制订保障方案,肯定考虑周全;年轻人腿脚快、有干劲,负责物资转运正合适……”两人每日跟进,及时调整,最终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创新出“分组轮换保障法”。
晚点名时,杨卫树念完表扬通报,心中更加透亮:老班长教给自己的带兵之道,精髓就在“知人善任”四字——精准识人之长,科学用人之能,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升连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