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规模不再是“韩信点兵”,必须科学设计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薛亚责任编辑:杨红
2017-01-05 00:01

构建军队组织结构的依据

军队组织结构是联结单位、武器装备、军事人员的纽带和桥梁,是发挥军队整体效能的倍增器。组织结构出军事效益,出战斗力。战争史表明,没有组织结构优势,再先进的技术和武器系统只能带来局部的、战术上的优势,而无法转变为战略上的军事优势。

一是军队组织结构是由基本战争形态决定的。战争形态决定军队的组织形态。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认为,军队组织编制的合理与否,主要在于是否适应实战的发展变化。当军队的组织结构不适应战争发展时,必然要求建立与战争发展相适应的军队组织结构,否则就会吃败仗。二战初期,波兰军队不重视空军和机械化部队建设,仍保持过时的步兵师、骑兵旅结构,结果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闪击”下,仅1个多月就败军亡国。

二是军队组织结构是由军事技术决定。技术决定战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会诞生一些新的作战样式与新型作战力量,这就要求军队“腾笼换鸟”,减小传统落后的军兵种比例数量,增加新型作战力量的比例。如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均在不断压缩陆军规模,纷纷组建网络战部队、太空战部队与无人作战部队等。

三是军队组织结构由军队担负的作战任务决定的。军队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其组织结构也不一样。比如,在未来多维战场中,每个战场方向各军兵种所担负的作战任务不同,其组成联合军队中各军兵种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另外,地理环境对军队的组织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陆地型国家,其陆军军种比例相对较大,人数较多;而海洋型国家,其海军力量相对其它军种则较强。

军队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趋势

随着战争进入信息化时代,战争形态、作战样式都将发生较大变化,军队规模与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战争时代,军事技术的进步,国防开支受限,军队规模将呈现压缩趋势,军队将变得越来越精干,越来越高效。世界各国将把压缩军队规模而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军队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军队组织结构而言,其发展趋势是:在军种结构方面,新的军兵种将不断涌现,军种结构将更加趋向均衡,人员结构、军种内部结构也将更加科学化。如官兵比例、作战人员与非作战人员的比例等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层次结构方面,领导指挥层级和部队层级将减少,以建立扁平化的指挥网络。伊拉克军队的两次惨败证明,机械化军队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多层级领导指挥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在职能结构方面,实行军队建设与管理、军队作战指挥分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样式将更加多样化,影响作战的要素将日趋多变,各军兵种的专业数量将越来越多,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对作战指挥的专业性要求也将越来越强。同时繁重的作战指挥,让指挥员已不能完全同时兼顾军队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要求两者分离,让作战指挥员专注打仗。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如美军、德军、英军等都实现了军队建设与管理和军队作战指挥的分离。俄罗斯新一轮改革也采取了军队建设与管理、军队作战指挥分离的体制。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