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未来之战已经刻不容缓
记者:新一代战争对中国的传统战略优势带来哪些冲击?
戴旭:从攻城略地到攻心掠民,中国的传统战略优势在新时代战争中正成为被对手破解的重点。这是继长城被装备有火器的游牧民族突破之后,中国又一次处于无自然屏障可以依赖的境地,同时也使新中国打破核讹诈以后,可能面对被网络讹诈的状态。
记者:应对未来战争,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准备?
戴旭:应对新战争需要器、体、心全面发展,在信仰回归和血性塑造,在新思维引领和新技术掌控中,全面构建中国新型军队。
如果说20世纪航空、航天通道的开辟只是海洋通道立体延伸,那么,完成于21世纪初的网络、信息化革命,则是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只要力所能及,军队就应该拥有最精良的装备;但人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这不仅为我军的历史所证明——我军发展壮大主要是依靠坚定的信仰、先进的思想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更为当下的战争实践所证明。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或者会导致我们“军事上的落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现有武装力量体系和学说的有效性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哪些需要割舍?在网络化多形态混合战争的新军事时代,中国必须也有能力牵住时代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