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健康话题>>生活窍门 >>正文

金庸:养生保健心为先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李胜强 王驭龙责任编辑:费伯禹2011-09-24 21:33

    金庸,原名查良镛,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大多也喜欢那个潇洒睿智、谦谦有礼的“幕后大侠”——金庸先生。出生于1924年的金庸先生现已是耄耋老人,可依然在游历讲学、读书著文。有人说,他精力如此充沛肯定身负上乘功夫。其实,金庸先生一招半式也不会,之所以年逾九旬仍然精神矍铄,得益于他那一份顺应自然、超然大度的心态。

    多年前,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对此,人们本以为查大侠会大动肝火、挥戈相向,在文坛“江湖”掀起一股“腥风血雨”。可恰恰相反,金庸先生通过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

    这种“八风吹不动”的修养,已臻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了。金庸先生解释说:“‘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辱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洒脱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

    正是这种豁达、超脱、淡然的心态,让声名远播的金庸先生一直没有被名誉、金钱、地位等世俗之事所劳心费神,而始终保持了身心的协调平衡,使他的身体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

    金庸先生还专门有一套养生“十二少、十二多”的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 乃养生之法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肠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这个要诀跟中医主张的调畅情志养生是一脉相承的。人只有心平气和,内心宁静,才能保持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人体才能达到最佳的生理状态。金庸先生“十二少、十二多”的平和中庸的养生之道,正是他成为长寿者很重要的秘诀。

    除此以外,围棋、品茗、书法、阅读……这些中国传统修身养性、历练身心的活动,也是金庸先生热衷的养生之道。在黑白棋子攻防征伐的棋局中,他寻找心境的平和,锻炼思维的灵活,客观上防止了痴呆症等老年常见疾病的发生。他还对饮茶有一定的研究,他说:“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茶道也能愉悦身心。而看书或写书法,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从而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作者单位:71811部队政治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