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健康话题>>生活窍门 >>正文

详解熬通宵对身体危害:慢闭眼次数增加

来源:《东方早报》责任编辑:高晓莲2012-02-21 15:30

 

    她的实验室将受试者分为了两组──第一组为认知能力不易受睡眠不足影响的人,第二组则为认知失控的人。奈杜博士在第一组受试者血浆中识别出110类发生显著变化的蛋白质,在第二组中识别出53类。她说,“我们正在寻找那些会使你感觉糟糕和那些可能起保护作用的物质。”

    圣路易斯的肖博士发现,当睡眠不足时,苍蝇体内的淀粉(一种能分解淀粉的)的含量会增加。与人类的表现相同,疲倦的苍蝇也会头脑不清,只要有机会就会比平常睡得更久。

    在肖博士的实验中,苍蝇被放在一个T形迷宫内进行观察。迷宫的左方放着一个亮着光(苍蝇喜光)、但同时装有奎宁(苍蝇讨厌其刺鼻味道)的药瓶,右方放着一个暗瓶。在这个实验中,疲倦的苍蝇从未将对亮光的喜爱置于对奎宁味道的厌恶之上,它们都向右而非左方飞了过去。

    淀粉作为生物标记物的问题在于,其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肖博士说,“吃了一个三明治后,它(的含量)就会上升。我们会找到一系列的标记物,其中每个标记物本身都有不确定性。”

    基因导致睡眠差异

    有些人非常幸运,他们在通宵达旦工作或者乘坐“红眼航班”后依旧感觉良好,在认识此类幸运儿的人们看来,人们对睡眠不足的反应存在巨大差异显然是理所应当的。

    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证实。这其中的缘由可能部分与基因有关。丁吉斯博士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实验室已经识别出三类或许与易受睡眠不足影响有关的基因。然而,确定哪些人易受睡眠不足影响的这种能力引发了一些道德问题。其中之一是,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出差或者长时间工作的职位,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衡量应聘者抵抗睡眠不足的先天能力来对他们进行筛选?

    疲倦容易闭眼

    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在研究其他方法,以在人们受危害太深而陷入困境之前确认疲倦程度。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爱德华·黑格斯特罗姆发现,身体平衡的变化能够用于预测人们有多长时间没睡觉。他说,“不睡觉的时间越长,你就晃动得越多。它们都是更难控制的大幅度晃动。” 黑格斯特罗姆博士称,上世纪90年代初在芬兰服兵役时,他开始对疲倦和身体平衡之间的关联产生兴趣,因为他注意到疲倦的士兵在列队时身体会晃动。

    关于疲倦与闭眼速度之间的关联则有更多佐证。人们如果越来越疲倦,缓慢闭眼的次数就会增加。许多研究都得出结论,这些缓慢的闭眼行为能够精确预测人们在何时受到疲倦的危害。

    当然,睡眠研究的这一领域尚处于初级阶段,真正付诸生物学实验可能还要等到数年之后。它有望帮助普通人就自己的健康问题做出极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

    企业抗疲劳创意

    一些企业家正将疲倦这门科学运用于实际产品中,澳大利亚墨尔本的Optalert公司开发了配有红外线传感器的眼镜,该传感器能够持续测量眼镜佩戴者眼睑的位置和闭合速率。这些信息被用于实时为客户(包括采矿和运输企业)提供每位驾驶员的疲倦程度评分。

    Optalert的创始董事兼首席科学家穆雷·约翰斯说,任何一项总分为10分的指标,如果分值超过5分就表示驾驶员不适宜驾车。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推出针对个人驾驶员的眼镜款式。

    此外,包括梅赛德斯和丰田旗下雷克萨斯在内的部分汽车制造商也在新增他们认为能够帮助疲倦驾驶员的功能。

    梅赛德斯的“注意力警示辅助系统”通过转向柱中的感应器探测转向轮的移动以及驾驶员的位置。例如,如果驾驶员的头部在头枕上倚靠过长时间,或者出现突如其来的转向动作,警报就会响起,仪表盘显示屏上还会出现带有咖啡杯图案的“请休息片刻”的提示信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