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好军医>>医院新闻 >>正文

急救医生缺口近四成 挽留急救医生要靠合理收入

来源:健康界责任编辑:涂凌晨2014-06-13 10:03

急救机构“用人荒”

采访中,一些急救机构负责人表示,我国120急救医护队伍面临招聘门槛高、风险高、劳动强度高,收入低、晋升机会低、出路低的“三高三低”矛盾,急救医师流失率高、农村急救力量薄弱和医疗救护员培养严重不足,一些地区的急救机构遭遇“用人荒”。

“急救医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感强,职称晋升和普通医生相比有劣势”。海南省一家三甲医院院前急救医疗部一位医生说,一个急救班组通常由司机、医生和护士三人组成,承担病患急救、搬抬转运和安抚家属等工作。“急救医生承担着急救、担架工,甚至心理医生等角色,部分站点的急救医生每天出诊量高达20余次,工作强度很高。”记者了解到,急救医师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较普通医生高出许多,但薪酬待遇却相对较低,比其他医生职业倦怠感产生时间更早,许多急救医生从业不久便跳槽到其他科室。

与工作压力相比,急救医师职称晋升难,急救中高级人才断层矛盾突出也让从事急救工作的医生职业荣誉感不强。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吕传柱说,因没有院前急救学科,目前我国急救医师职称晋升大多挂靠在重症医学、内科学等学科下,急救医师在与这些学科的医生进行职称评比时往往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劣势,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急救医师数量相对偏少。

此外,国内许多农村急救站点建设不足,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问题较城市更为凸出“一些乡镇距离县城较远,往往因为急救车辆不能及时到达而耽误患者救治,乡村一级的急救力量也更加薄弱,尤其缺少急救医生。”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卫生局局长王盛达说,在偏远市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本就是“香饽饽”,很难再安排到急救队伍中。

记者了解到《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将医疗救护员作为专业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补充,弥补急救力量急缺又急需的现状,但医疗救护员能否“填补”急救医生的空缺,业内人士认为有待观察。

吕传柱、欧阳洁淼等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只有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才可以在一定的执业类别和范围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医疗救护员虽可在业务上经过严格的培训,但始终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一旦出现医疗纠纷,会带来法律上的“硬伤”。

记者了解到,从事急救工作的医疗救护员在国内尚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与考核办法,急救机构在对其使用时存在顾虑。部分急救机构负责人也认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对医疗救护员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并未细化,对医疗救护员的使用和管理存在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