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勤奋精通业务技术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态度,而且还要有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技能。
为此,赵克在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还始终坚持抓好学术研讨,搞好教学,勇于在克服疾病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他长期坚持业务学习,关注本专业的业务理论动向,坚持走中西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在科室创造了良好的学业务氛围下,他带领全科同志抓紧业务学习,先后有七位同志分别考上了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医院争得了荣誉,为国防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
赵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还特别关心和体贴下属。为了鼓励年轻的同志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他经常亲自值一线班,在搞好教学授课的同时,还为他们挤时间。肛肠外科从成立以来一直就面临医务人员缺少的情况,医生一度只有3、4个在位,最少时只有他和一名医生,为此他除了合理安排好正常的值班外,自己还长年坚持每日查班和值“一线班”,并且自觉地将周六、周日的查房工作全都包下。他说这样既照顾了年轻的同志抓紧学习,做好考研准备,同时又加强了带教工作。由于他的带教工作出色,使得全科的医疗工作有了一个整体的提高。
瞄准前沿打造技术品牌
赵克说,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由于位置特殊,手术风险大,在我国大多数医院,距离肛门8cm以下的直肠癌都需要切除肛门,患者需要一辈子永久挂着粪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前不能保肛门的患者也能保肛了,但目前在我国,大多数距离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仍不能保肛。是因为直肠末端至肛门口还有长约3-4cm的外科肛管,也就是说距离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实际肿瘤距离直肠末端的有效长度最多只有1-2cm。
医生在手术切除肿瘤时,远侧切除线必须距离肿瘤至少1-2cm,以免肿瘤切除不彻底,将来肿瘤复发。但由于距离肛门5cm以下的直肠癌位置低、在盆腔深部,而且肿瘤距离直肠末端的有效长度不足,难于保证足够的切除线,因此绝大多数不得不牺牲肛门。这样就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对心理、生理、社交也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为直肠癌患者保肛,是医学界研究和探索的话题。
为了在直肠癌治疗领域有所突破,赵克走上了研究探索的道路。他所领导的肛肠外科是全军肛肠病专病中心,他紧跟医学发展前沿,从国外引进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这一新疗法,在腹腔镜下进行,通过腹部4-5个锁孔配合经肛门完成全部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由于手术穿梭于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之间,因此最大的亮点就是保肛。该技术使超低位的直肠癌也有了足够切除线,因此国际上称之为“极限保肛手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赵克欣喜地告诉记者,该技术在国内开展甚少,而二炮总医院肛肠外科已为50多名在外院不能保肛的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包括一些外籍患者,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使该院的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名气和影响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
一位58岁的王阿姨,来自山东,因患直肠癌,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当地医疗条件有限,都是束手无策。后来到一家三甲医院,医生决定为王阿姨实施手术,但需要将肛门一次切除掉,今后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王阿姨一听吓一大跳,说宁愿不治病,也不能将肛门切掉,这种手术方法实在是无法接受。但看到病情一天天加重,王阿姨全家上下心急如焚。走投无路之际,王阿姨带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来到了二炮总医院,找到了赵克,赵克经过详细检查,为患者成功实施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肛门还跟正常人一样,令患者和家人喜出望外。出院那天,他动情地说:“二炮总医院不仅技术高,服务更好,解放军就是不一样!”
为人宽和平易近人
在第二炮兵总医院肛肠外科住过院的病人都知道,在病房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穿梭于病房之间,对病人问寒问暖,解答着病人的各种问题。任何一个人打听,病人都说:“那就是科室的赵主任呀”。
是的,赵克能够做到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关心病人的疾苦,关心战士的痛楚,与病人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疾病,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于地方经济十分困难的病人,他还主动为他们解囊,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他常说:“病人有了病,本身就不容易,对于经济困难的同志,一定要给予帮助”。在他和护士长的带领下,科室成立了学雷锋小组,该小组不仅仅是活动的形式,更有丰富的活动内容:为病人送医药、送知识,送去党的关怀,送去部队的温暖。这个学雷锋小组,不仅获得了二炮“学雷锋先进单位”的荣誉,而且还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
总之,赵克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医务战线上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