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氰化物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可能产生致命的伤害,尤其在天津港区“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后,天津瑞海公司存储的大量氰化物引起公众持续关注,令人们谈“氰”色变。实际上,氰化物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在日常消费的食物中也有它的身影。不过,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并非完全不能食用,只要处理得当,摄入的氰化物控制在一定限量内,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严重伤害。而一旦氰化物中毒也有方法进行急救,并非意味着死亡。

1.什么是氰化物?
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通常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无机氰化物,常见的有氰化钾和氰化钠。作为一种剧毒的化学品,成年人口服150-250mg可引起猝死。氰化物主要用于黄金提取、电镀以及化学合成。氰化物可合成常见的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2.氰化物如何进入人体内?
呼吸、饮水、接触土壤或食用含有氰化物的食物,吸烟或吸入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是氰化物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另外在吸入有害废弃物处理厂附近含氰化物的空气或是食用天然含有氰化物的食物时,也有可能让氰化物进入人体内。
氰化钠虽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常态下是一种固态晶状体或粉末,不挥发、不易燃、不易爆。只有在其遇水生成的氰化氢进入大气环境后才会短期内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融入水体中形成氰化物后处理方法成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易于控制。
3.氰化物中毒有救吗?
氰化物毒性虽大,但是中毒也能有多种方法进行急救,并且有特效药物,因此氰化物中毒并非意味着死亡。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到了氰化物,立即用水洗掉即可,如果误服氰化钠,直接催吐就医。另外,人体对CN-有较强的解毒机能,况且氰化物是非蓄积性毒物,当不致产生中毒剂量的少量外源性氰根进入机体后,可被迅速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排出体外。
4.氰化物如何降解?
天然水体对氰化物有较强的自净作用,当少量氰化物进入水体,水中微生物可破坏低浓度的氰化物,将氰经生物氧化用途转化为碳酸盐与氨,使其转变成为无毒物质,同时消耗水中部分溶解氧。因此氰化物在地面水中的自净过程相当迅速,不会累积。高浓度的氰化物,用5倍量的氯气或者双氧水在1小时内就可以将其降解到安全浓度,所以说氰化物是极易被降解或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