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信念坚如磐石——
“医疗服务必须紧盯基层聚焦战场”
碧波浩瀚,风急浪涌。
某登陆舰开展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耳背上贴着白色中药耳贴,手腕上扎着细小的银针。随舰卫生员介绍,这种“针灸+耳贴”中医疗法,对于治疗晕船十分奏效。
这项中医抗晕船技术,由第二军医大学“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中医专家为海军官兵量身定制。多年来,为基层官兵送去祖国传统医学的“灵丹妙方”,成为这些中医专家的执著追求——
赴边防、进丛林、上高原、下海岛,深入部队开展中医药诊疗咨询、科普宣传和技术帮带服务,赠送药品和医疗器具;
编印《基层部队中医实用技术手册》,为基层专门研制“中医实用技术诊疗包”,内含10余种治疗部队常见病的中医药器具和使用方法;
组织优秀中医专家定期深入基层部队,带教出一批掌握中医药基本技术的“军营郎中”……
博士团中医专家的精湛医术,不仅让基层官兵直接受益,也赢得外军医生的交口称赞。
2014年7月,“环太平洋—2014”演习现场,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的翟笑枫博士,为各国军医演示了利用针灸、推拿、拔火罐、耳穴技术,治疗晕船、爆炸伤的方法。美国军医罗斯惊叹:“没想到中国军医有这么神奇的治疗办法!”
战场牵引卫勤,卫勤紧贴实战。博士团中医专家的故事,只是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团聚焦战场开展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博士团赴部队巡诊中,一些航空兵飞行团领导指出:飞行员驾驶战机驰骋蓝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高强度的身体挑战——万米高空缺氧环境,容易出现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长时间高载荷驾驶战机,极易引发肩颈病、腰肌劳损、三叉神经痛等疾病。
听到部队反映的这些问题,博士团队员的心中备受煎熬:沿海湿热地区官兵多发病疾病谱是什么?飞行员骨骼疾病不易手术还有什么疗法?怎样多学科融合治疗飞行员的“职业病”……每一个问号,都戳中了服务部队的关键;每一个问号,都问进了部队官兵的心坎。
仰望科研的高峰,越往高处越是人迹罕至。这一切,需要沉心静气,需要淡定坚守,需要“翻来覆去地揉搓,挖空心思地琢磨”。
王志农,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红十字方队”医疗服务博士团队员。最近,他围绕参加“卫勤使命-2014”实兵对抗卫勤保障演习收集的6万余个数据,起草了“信息化战争批量伤员时效救治研究”课题报告。
“未来战场,如何拯救士兵的生命?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坚守执著的信念,付出百倍的努力!”说这话的时候,王志农语气凝重。
博士团成员、针灸专家李伟红为东海舰队航空兵某部官兵做针灸理疗 (王泽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