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空军总医院专家完整“掏”出肠内巨大脂肪瘤

来源:空军总医院作者:艾素 刘玉新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12-30 15:54
空军总医院成功实施小肠巨大脂肪瘤小肠镜下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国际上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内镜治疗新技术,是主要用来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技术,多应用于食管、胃及大肠等部位。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结合1000余例小肠镜下治疗的临床实践,独具匠心创新性将该技术改良并应用于小肠疾病诊治,成功采用ESD技术切除小肠巨大脂肪瘤,经国家《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报告》确认,国内外尚未见到应用ESD行小肠占位性病变治疗的相关报道。开创了小肠内镜治疗技术新的突破。

据悉,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内率先开展双气囊小肠镜技术的学科之一,近年来,该学科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理念,致力于小肠内镜治疗技术的创新性临床研究。在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宁守斌带领下,小肠内镜诊疗技术在临床诊治领域不断拓展,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小肠巨大息肉切除术”“小肠金属支架放置术”“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小肠血管瘤内镜下治疗术”等多项新技术。宁守斌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双气囊内镜检查及治疗的专家之一,致力于小肠疾病内镜诊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完成小肠镜诊治技术的科研课题多项,先后在国际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小肠镜技术临床研究应用方面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双气囊内镜对小肠巨大息肉的内镜治疗研究》《双气囊内镜在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等阐述临床治疗依据和要点的论文分别在《中国消化内镜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临床消化病杂志》发表。为促进我国小肠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11月,空军总医院接收了一名受顽固的腹痛折磨5年余的患者,在此之前,该患者在多家医院接受过多项目检查一直未能找到病因。经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小肠镜检查,发现引起患者腹痛的元凶是位于该患者回肠末端的巨大肿物,大小超过3cm×3.5cm,几乎占据患者整个肠腔,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病变为位于黏膜下层的脂肪瘤,是一种小肠良性肿瘤。

病因明确,按照传统治疗方法,患者需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但对于这样一个良性肿瘤,能否采取微创方法治疗从而避免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呢?在内镜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从理论上讲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但经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至今未见到小肠镜下切除小肠巨大脂肪瘤的报道。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结合近年来临床实践,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尝试将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应用于小肠切除该肿瘤。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