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提醒: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容小觑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作者:史宁 李晓晔 常李荣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2-26 08:39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的无菌药液、混悬液或临床前可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30多年来,中药注射剂一度被认为是中药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标志。目前留在市场上的中药注射剂大约有140余种,根据功能主治可分为:活血化瘀类、抗肿瘤类、清热解毒类、急救类及其他类别,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每年大约有4亿人次使用了中药注射剂。

然而中药注射剂高发的不良反应事件,像挥之不去的阴霾一样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选择。仅2015年继华润三九制药企业的舒血宁注射液召回事件后,江苏苏中药业又召回了3万余支生脉注射液。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指出,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2.8万份,中药注射剂报告为12.7万例次(9.56%),严重报告达6.7%。可见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问题不容小觑。

中药注射剂由于化学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有效成分不明确等特点,其不良反应具有多发性、普遍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不可预知性。几乎所有中药注射剂均出现过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由于中药成分中过敏反应物质的不确定性及过敏种类较多,无法通过预实验判断。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药注射剂会发生如此之多的不良反应呢?

第一、是由于中药材的质量。中药材的质量受产地、土质、气候、采收季节及加工炮制等因素影响,导致有效成分及毒性的含量有所差别。

第二、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注射剂中存在的多种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淀粉、鞣质、色素、挥发油等),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不同的制备工艺其杂质含量差异也较大。

第三、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不完善。企业质量标准中只要求对中药注射剂所含的个别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无法对全部成分进行鉴定。

第四、患者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老年人与儿童。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药物的耐受、代谢、排泄等功能随之降低;小儿发育尚未成熟,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的不完善均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观察发现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也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第五、临床应用的不合理。联合用药、输液距配液时间过长、滴速过快、溶媒使用不当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谨慎联合用药,注意时间间隔,避免配伍禁忌。中药注射剂提倡现配现用,放置时间过长,配制后存放时间过长pH会出现偏差,不稳定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变色、颗粒析出。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中都要求输液速度控制小于40滴/min,滴速过快会使得药物局部浓度过高。应选择说明书中推荐的溶媒,避免因溶媒使用不当而产生的药物变质,溶解度改变等现象,从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如何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呢?

首先,应从源头上加强中药原料药和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强调医疗机构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管,重视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护。再次,发生不良反应后,医院药师应协助医生查明不良反应原因,收集不良反应病例,上报监测部门,并对本医疗机构不良反应治疗加以分析、整理,建立不良反应数据库,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控制液体低速,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一旦有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产生,立即停药并做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极其复杂,表现多种多样,累及范围广泛,我们应摒弃中成药安全于西药的错误理念,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地使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