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罕见病现状

目前国内对罕见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仍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罕见疾病的机构很少,大部分罕见病患者长期被误诊和漏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相关药品研发起步晚,进口药品费用昂贵;医保目录、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没有涵盖罕见病的治疗和用药;海关、药监部门没有设置罕见疾病药品进口绿色通道,造成国内无药可治,国外有药进不来的局面。政府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赞助资金,只有极个别的罕见病能获得极其有限的慈善资助。
许多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在饱受疾病折磨的同时,还在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所有这一切导致罕见病患者成为社会医疗下的孤儿,因此,罕见病也有“孤儿病”之称。
在中国,目前罕见病病人的用药没有纳入医保,政府也没有设立专门的赞助资金,只有极个别的罕见病能获得极其有限的慈善资助。由于每个病种患病人数相对较少,因此极易被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及社会各界所忽视。许多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庭在饱受疾病折磨的同时,还在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罕见病虽然从单个病种来看,发病率都很低,但由于罕见病的病种7000种,我国各类罕见病患者总数应有千万人之多,从数量意义上来看,罕见病并不罕见。这个庞大的患病群体亟待社会关注。
罕见病的预防和未来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和治疗罕见性遗传病、防止患者发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遗症的重要手段。婚前检查、孕期检查和新生儿筛查等对于预防罕见病非常有效。很多罕见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做预防性的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呼吁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关注罕见病,了解罕见病群体面临的困境,号召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打破界限、增进沟通、加强合作,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能够有机会享有就医和健康的权利,为战胜罕见病这一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奋斗。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罕见病将会得到和常见疾病一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