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有无头颅伤,观察神志、瞳孔、面色、生命体征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2、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张力性气胸或开放性气胸。
3、观察患者有无腹腔内出血,内脏损伤。
4、观察患者有无泌尿系统的损伤,有无血尿、下腹胀痛等。
5、观察患者有无骨外伤,有无骨盆、脊柱的骨折,有无四肢的骨折等。
6、查看患者有无皮肤的广泛撕脱伤。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疼痛、胸部受伤、胸廓活动受限有关。
2、体液不足:与大出血、血容量减少有关。
3、疼痛:与组织损伤有关。
4、焦虑、恐惧:与突然、强烈的意外损伤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血肿、组织坏死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气体交换受损:
(1)立即用厚敷料加压包扎患处,如是开放性气胸,则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鼓励和协助患者保持功能体位,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血液、痰液及呕吐物。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备吸引器于床旁,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或有血块堵塞时及时给予吸痰。
(4)严密观察呼吸,如有呼吸困难、堵塞、窒息立即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予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体液不足: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的重要措施,是抗休克的关键,应立即建立2条以上的有效静脉通路,同时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对有可能发生休克者,加快点滴速度。
(2)控制出血,对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应迅速查明原因给予止血。
(3)在监测中心静脉压的前提下,补充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遵循边治疗边诊断、先治疗后诊断的原则,在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瞳孔、胸部、腹部和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受伤部位。
(6)留置导尿,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有无血尿,微循环灌注情况及心、肾功能等。
3、疼痛: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15~30分钟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
(2)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诊断明确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焦虑、恐惧:多与患者交流,做好病情介绍,说明各种诊疗、护理操作的必要性,解释各种症状和不适的原因、持续时间和预后。
5、有感染的危险:
(1)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若有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配合医生及时清创、缝合、包扎伤口,注意无菌操作。
(3)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4)有开放性伤口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掌握有关外伤的急救知识。
2、正确指导患者功能恢复。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4、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