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7年巡诊路带来“心”希望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记者 张放 通讯员 李小平 李斌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6-07-06 03:14

6月中旬,大巴山区,骄阳似火。一队医护人员穿山越岭,朝着深山中几个村庄进发。

这是他们第53次巡诊,目的是为当地近百名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

“这边,这边!”山梁上传来乡亲们的热情呼唤,队员们不由加快了脚步。

这是“心”的召唤。先心病堪称新生儿的“头号杀手”,手术风险大、医疗费用高昂,尤其是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不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深入西南各地,开展先心病筛查、治疗、救助工作,为患儿除疾去痛、为患儿家庭拔除穷根。

把心印在心上。从西藏雪域到彩云之南,从巴山蜀水到贵州山区,处处留下了他们的爱心和足迹。

千山万水留下巡诊脚步

无影灯下,10岁的藏族男孩次仁正在接受手术。

次仁是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张近宝发现的一个患儿。今年初,张近宝带队在西藏林芝巡诊时,在新村碰到了次仁。当时他气急、咳嗽的症状引起了张近宝的注意。经进一步检查,次仁被确诊患有肺动脉瓣狭窄,如再不手术将错过治疗时机。张近宝及时安排次仁到医院进行了手术,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心血管外科救治的先心病患儿中,有近一半都像次仁这样,是医护人员在巡诊中筛查出来的。

这个成立还不到7年的科室,墙上挂着一张我国西部地区地图。地图上用红线勾画得密密麻麻,这是他们近几年巡诊走过的路线。

该科医护人员在巡诊时发现,不少先心病患儿出生在贫困山区,就诊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经济困难,普通先心病手术花费在3万元左右,病情复杂的则需要10多万元,这让不少贫困家庭难以承受;二是信息闭塞,一些家庭对孩子病情不了解、不重视,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患者的难处就是医护人员努力的方向。在医院牵头协调下,心血管外科与6家公益基金签约合作,采取“基金助、医院免、科室帮、社会捐”的模式,把困难家庭自身承担的治病费用控制在总开支的20%以内,特殊家庭实现完全免费。

该科每年制订巡诊筛查计划,地点都选在“老少边穷”地区。他们在巡诊中一边宣传救治优惠政策,一边筛查先心病患儿。今年4月,巡诊分队从成都驱车前往云南省华坪县永兴傈僳族乡。为了不错过与当地百姓约定的筛查时间,分队连夜翻越大山。雾大路险,车子好几次差点冲出路基。当地工作人员打电话让他们休息一晚,但他们却说,“能早一点到,就能早一点给患儿带来生的希望。”

千山万水挡不住巡诊脚步。海拔5000多米的东达山上,医生赵恒口因高原反应晕倒,清醒后再次上路;西藏波密县,护士魏晓红腿上爬了10多条蚂蟥,简单处理后继续出发……

7年间,他们深入40个市(县),为1万多名儿童完成先心病筛查,并为1500多名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