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初,南方多个省份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轮降雨。洪水漫堤、灾情频发。在最危险的地方,处处可见子弟兵的身影。官兵们奋力抗洪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安全健康隐患,汛期各种细菌大量繁殖,疾病极易传播和感染,易发生痢疾、中暑、角膜炎、食物中毒等疾病。汛期遇到水流湍急,万一溺水如何自救互救?夏季天气炎热,怎样避免高温导致的中暑?抗洪一线的战友们,在救灾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安全,别让健康卫生隐患伤害你。

一 淹溺救治篇
自救:
1、落水后不要慌张,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助;
4、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5、如有下肢抽筋,可将该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如有上肢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互救:
1、救护者应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倘若,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2、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3、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现场急救:
1、第一目击者在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或附近医院急诊电话请求医疗急救;
2、第一目击者或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将溺水者救上岸;
3、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并打开气道,给予吸氧;
4、进行控水处理(倒水),抢救者右腿膝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左膝上,使溺水者头部下垂,抢救者按压溺水者背部,让溺水者充分吐出口腔内、呼吸道内以及胃内的水,时间不宜过长(1分钟即够)。
5、现场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迅速疏通呼吸道后,使其仰卧,头部后仰,立即进行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抢救者捏住溺水者的口吹气,吹气量要大,每分钟吹10~12次。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立即让溺水者仰卧,用拳头叩击心前区1~2次,用力要适当。然后,双手重叠放在溺水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有规律不间断地用力按压。按压时双臂绷直,频率要达到100~120次/分,深度至少5厘米,不应超过6厘米(儿童为4~5厘米)。直到能够摸到病人颈动脉搏动时停止。如果只有一个救护者做心肺复苏,按压心脏与人工呼吸按30:2施行。并尽快搬上急救车,迅速向附近医院转送。作为救护者一定要谨记:对所有溺水休克者,不管情况如何,都必须从发现开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