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卫剑:开创我国脑血管病救治新篇章
1月12日14:00,北京西城区60岁王阿姨突患急性脑中风,情况十分危急,生命危在旦夕。被120急救车送到离家最近的火箭军总医院后,急诊科、检验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展开抢救:抽血化验、心电监护、CT扫描……检查结果出来后,著名脑血管专家姜卫剑教授率团队立即为患者实施了介入手术,不到60分钟内,手术成功,患者喜获新生。
在很多医院,救治急性脑血病患者,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脱险。然而在火箭军总医院,从检查到手术,仅需60分钟,就能轻松搞定。迄今为止,由姜卫剑领衔,已为数百名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该院的技术、服务、环境、设备等已声名远扬。
3年前,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各大媒体亮相: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姜卫剑教授率领3名“精兵强将”集体特招入伍,在火箭军总医院组建了“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开创了我国脑卒中救治新篇章。近日,笔者对这位国际顶尖的医学专家进行了深入采访,与读者一起领略姜教授的风采。
医者仁心:为救治脑血管病首开先河
姜卫剑和团队认真分析患者的病情
“医生,求求你救救我父亲,求求你了……”一名脑血管病患者的女儿双膝跪地哀求着医生。可因医疗设备和技术落后、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一名40多岁的壮汉离开了人世。每每谈起曾经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姜卫剑总会忍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医者,仁者大爱也。80年代初,初出茅庐的姜卫剑亲眼目睹了太多的患者被“脑血管病魔”夺去了最宝贵的生命,然而在病魔面前他却总是无能为力。看着那么多人因患脑血管病而悄然离去,那么多家人忍受失去亲人的苦痛与折磨,姜卫剑的心一次次比针扎还疼。
为患者解除病痛,挽救鲜活的生命是一名医生的天职。年纪轻轻的姜卫剑在心中立下铮铮誓言:拼尽全力,战胜脑血管病!光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是远远不够的,姜卫剑深知这一点。为了在脑血管病治疗领域实现突破,他牺牲所有休息时间,向脑血管病发起“总攻”,不分昼夜潜心研究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和路径。为从根源上治愈脑血管病,他对脑血管病种类、发病前期症状、发病后的治疗和治疗后的并发症展开了深入细致的钻研,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脑血管病治愈案例进行分析,在摸索和实践中总结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通过不懈努力,2000年,姜卫剑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组建了国内首个多学科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团队,专门针对如何降低颅内动脉、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等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风险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众多科研人员的加入让姜卫剑实现梦想的羽翼日渐丰满,一帮不甘平庸的年轻人常常碰撞出“思想火花”。很快,由姜卫剑领衔的国内第一个适用于颅内动脉专用支架研制成功,建立了术前个体化评估、手术操作规范和围手术期管理诊疗体系,为脑血管疾病救治首开先河。迄今为止,姜教授率领团队成功实施脑血管病介入手术近5000例,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摆脱了病魔困扰,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记者把这组数据与国际上同期公布的脑血管手术进行了对比,姜卫剑团队实施的手术数量最多,治疗效果最好,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形成了独树一职的国际品牌。
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姜卫剑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临床研究专家,国家卫生部神经介入专家组组长、美国综合实力排名前五名的克里夫兰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兼职医师,为提高我国神经介入治疗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做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