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栓塞,你“动”起来了吗?

来源:解放军第210医院作者:张齐武  高俊峰责任编辑:马依
2016-10-14 14:16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因其死亡率高,被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70%-90%的肺栓塞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在普通人群中,静脉血栓发病率为0.1%—0.3%。我国是各种血栓性疾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你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吗?

资料表明,肺栓塞的发生年龄多在50-60岁,儿童患病率为3%,而60岁以上可达20%,9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50岁以上。20-39岁女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同龄男性高10倍。

1、活动减少

因下肢骨折、瘫痪、重症心肺疾病、手术等原因长期卧床,或健康人平时肢体活动减少,如长期操作电脑或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间超过6个小时),降低了静脉血流的驱动力,导致血流瘀滞,深静脉血栓形成。

2、心肺疾病

20%-50%的肺栓塞患者有心肺疾病。

3、胫骨、骨盆、脊柱骨折等创伤患者15%并发肺栓塞。

4、肿瘤

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骨肉瘤均可合并肺栓塞。

5、妊娠和避孕药

妊娠妇女肺栓塞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服用避孕药的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比不服药者高4-7倍。

6、其他

如肥胖、某些血液病、糖尿病等。

哪些不适症状提示可能得了肺栓塞?

典型肺栓塞的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但因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肺动脉造影、多排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核磁共振、彩色多普勒彩超、心电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凝血象在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都很重要。

如何早期预防肺栓塞?

1、识别危险因素和积极预防是防止肺栓塞发生的关键。加强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的预防观念至关重要。

2、对危险人群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

3、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稀释血液,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下肢,有条件时还可做旅行休闲操。

4、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时,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总之,“动”起来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重中之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