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华:挑战肝移植技术之巅

来源:火箭军总医院作者:彭雪征 莫鹏责任编辑:柴潇
2016-11-18 10:05

法宝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

周丁华做肝移植手术中

要干成“别人未干过的事”、“前人没干成的事”,成就一番事业,其成功之路永远是曲折的,曲折得有时看不清甚至看不见前方的光亮。

危险与辛劳,没能动摇周丁华创业的决心。

2005年、2006年,患者大量增加,周丁华和他的团队在全国各地找肝源,不分昼夜,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从一创业就跟随周丁华开展肝移植的医生闫涛回忆说,一次深夜,他前往山西一座山上取器官时,汽车前灯突然熄灭,愣是靠着手电筒的微光,在漆黑的紧临悬崖的盘山路上一点点摸索前行,硬是拿到了肝源。“曾有人说我们是‘一个疯子领着一群傻子’玩儿命。”移植中心“元老”之一、现任肝胆外科副主任吕伟说,那两年经常一天几台手术,大家白天黑夜连轴转,十几天不回家是常事。而周丁华都是带头干,谁撑不住了他就上!

坚韧,成为周丁华和团队穿越黑暗的利剑。

2009年,慕名前来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处于巅峰阶段的移植事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陷入了发展的低谷。从创业之初就跟随周丁华从事移植事业的医生赵玮坦言:当时因肝源严重短缺,待肝时间长,精准切肝、出血控制、术后监护等技术环节尚待优化,患者的肝移植费用高昂、肝癌肝移植复增多的问题很快暴露。 “待肝期漫长,移植费用高昂,做得越多死得越多……”外界一片质疑声。

“必须挺住,否则前功尽弃!”时任院领导班子没有气馁,周丁华更没有气馁,队员们都没有气馁。为拓展供肝来源,周丁华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心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另一方面努力开展边缘性供肝、活体肝脏移植。为延长待肝期和拓展肝移植适应症,周丁华创造性应用聚焦超声技术对肝癌肝移植患者进行术前预处理;为降低医疗费用,对术前、术中、术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改进、查找原因……想尽一切法子不让肝移植技术丢失。

风雨过后,是美丽的彩虹。目前,周丁华主持开展的肝移植手术术式不断创新,手术技巧越来越高;术中出血显著减少,从“浴血奋战”时多达上万毫升的输血量到少量输血甚至不输血;肝移植手术时间也从10多小时缩短至6小时左右;术后监护、手术麻醉等技术水平都大幅提升。移植费用显著低于同级医院同类手术。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