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总医院赴鄂、鲁雷达站开展冬季巡诊

来源:空军总医院作者:赵建强 于东睿责任编辑:柴潇
2016-12-01 17:03

11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这天,空军总医院派出一支由皮肤、正骨、消化、呼吸、骨科、普外、妇产、心理、超声、检验等10个学科的16名专家骨干组成的医疗队,在医院刘绍东政委的带领下,带着一股冬日暖流,从北京奔赴驻守湖北、山东的雷达部队,为身处山巅的战友们送医送药、除病解患,送去顶风冒雪、迎战冬寒的健康储备。

一场淅沥的冬雨,让鄂北山区漫起冰冷的潮气。驻此雷达某部的卫生队张静涛队长,急匆匆找到空军级专家、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毛高平。他说,最近不少官兵出现腹泻,服用常规肠胃药效果不佳,检查化验又无法明确原因,这可让他犯了愁。毛高平详细查看了检查结果,找来患病官兵逐一问诊。综合分析认为,这是由雷达值班时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期导致精神紧张,加上季节交替引发的肠易激综合征。他先给腹泻官兵开了对症药,又找到心理专家侯桂芝,请她在下午的心理辅导课上增加指导官兵放松心情、预防该症的内容。这让张队长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湿冷的冬季,冻疮、湿疹、季节性荨麻疹等皮肤病一直是守站官兵的“宿敌”。对于北方兵小冯来说,每年冬天都是个煎熬季。他第一个找到皮肤专家罗卫,摊开每年都生冻疮的双手,眼里满是期待。罗卫先为患其他皮肤病的官兵诊治开药,然后让小冯把生过冻疮、湿疹、季节性荨麻疹的战友叫到一起,详细讲解冬季常见皮肤病诱因、防治常识和该院特色自制药品的用法。

上士小缪入伍10年,在所在雷达站一干就是8年。一天3班倒、每班8小时的久坐工作,让小缪和不少战友时常出现酸痛背痛等不适症状。为此,常年致力于基层官兵骨病及训练伤防治的空军级专家、骨科主任医师伍骥和正骨科主治医师范宇忙的不亦乐乎。两人密切协作,先后诊治肢体骨损伤或错位、脊柱曲度变直及软损伤官兵150余人。伍骥还特意为久坐官兵编设的一组骨椎“放松操”,简单实用,广受欢迎。

不论是湿寒的湖北,还是干冷的山东,呼吸道疾病一直是驻守在山巅战友们的冬季高发病。从南到北,呼吸内科主任刘一初步归纳出一条发病规律——南方潮湿气候滋生的真菌易诱发过敏,北方大风严寒易导致鼻炎。另如粉尘、植被等因素也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病症。所以,治病必须因地制宜。刘一主任逐一对症施药,诊疗之余,她还与泌尿外科专家、医务部副主任刘庆元、普通外科主治医师张海宏一起宣教防病知识,帮助官兵内外兼修铸牢健康“防火墙”。

冬季寒冷、山野荒芜,是雷达官兵的心理波动季。该院临床心理科针对山区枯燥环境,设计了一套心理疏导及放松法,被战友们亲切称作“心理保健操”。常规体检深受官兵欢迎。超声诊断科主治医师马斌也成了巡诊路上最忙活的人——从进站下车开始,他的眼睛就被B超机屏幕粘住,一直到离开站点。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医师魏利召带领护师杨雪、张慧杰,逐一为官兵抽取血样,还必须当天赶回医院化验,确保血检准确无误。妇产科主治医师刘露每次为官兵家属做完诊疗宣教,总会立即加入体检队伍,积极分担任务。

雷达部队被誉为航空和防空部队的“警戒哨”“望远镜”,责任重大、环境艰苦,外出难就医更难。此次带队巡诊的该院刘绍东政委深有感触地说:“一次巡诊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医院要求医疗队员树立‘治已病’更要‘治未病’的思想,人人带着课题来巡诊,用课题牵引基层多发病、训练伤防治研究,尽快多出临床成果,全面放大医疗服务对官兵健康和战斗力提升的贡献率。”

6天时间,医疗队辗转湖北、山东两省四地2800余公里,为5个边远艰苦雷达站的300多名官兵现场诊疗,体检近400人次,开展心理等健康宣教两场600余人次,赠送了一批价值4万多元的冬季急需和该院自制特色药品。他们还与基层卫生队建立起长期帮带培训关系,为多名患疑难重症的官兵设立定期询访档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