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医院血液肿瘤科裘哲君,为患者点燃“生命之火”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汪颖 牟家金责任编辑:马依
2016-12-30 16:37

“要做一名好医生,先要做好人,人品好才能医德好。”翻开解放军第113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裘哲君的笔记本,第一页的醒目位置就是这行红色的大字。这句格言是裘哲君的座右铭,也是她从医二十多年的生动写照。裘哲君坚持早上7点30分之前到病房,看完前一天动手术的病人,才去准备当天的手术。

用行动感动患者,用语言温暖心灵。科里的医护人员说,裘主任走到哪里,哪里就能听见笑声。

去年寒冬的一天,某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王凯从防护栏上摔了下来,肺撕裂内出血,没有家属在身边,交不起昂贵的医药费。裘哲君主动请示院党委:病床上躺的就是我的亲人,先动手术,费用交不上,就从我的工资里扣。

半小时过后,病人脱离危险。裘哲君的行动感动了王凯工友,他们自发捐款,为王凯付了医药费,并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您就是我们的亲人”!

“做医生的,不去拿那些昧心钱,夜里会睡的安稳些!”这是裘哲君的口头禅,也是她对科室医护人员廉洁行医的教育。受她的影响,科室的医护人员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多次退还患者家属的红包。

从象山县来的一个儿童患了白血病,家中经济困难,医生把能省的钱都为他省了,但依然是捉襟见肘。一次和患者家人聊天,裘哲君得知患者父母2亩地的西瓜没卖出去,裘哲君随即给在水果市场做批发的朋友打电话,第二天,就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类似的事情,在血液肿瘤科经常发生。

一位小患者喝不惯医院的开水,裘哲君每天上班都从家里给他提来一大壶开水;一些化疗的病人食欲不振,裘哲君自掏腰包在家里给患者做好家乡菜,带到病房给患者食用;一有空闲,裘哲君主动为年纪大的病人洗头、剪指甲,陪他们拉家常……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工作量大些累些不要紧,只要为患者服务好,把患者的病治好,让他们少花钱,才不愧于医生这个称呼,不愧于军医这个称谓。”说起把患者的利益举过头顶,裘哲君的话质朴而真挚。

去年5月,科室接收了一位极重度急性白血病患者。患者刚进病房,裘哲君就带着科室人员赶到病房实施抢救,诊治后,裘哲君亲自把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随后,裘哲君又积极协调相关科室的专家前来会诊,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在重症监护室,裘哲君和科室骨干坚持24小时轮流守床,不间断地进行观察,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5天5夜后,这名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并很快康复出院。

多年来,裘哲君一直把抢救危重病人和处理疑难杂症作为学习提高、积累经验的大舞台,在各种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血液病诊治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成功无捷径,唯有肯用功,磨剑需十年,功到自然成。”采访结束,裘哲君送给笔者一首她原创的诗,寥寥数语,刻画出她的执著、勤奋和拼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