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高段位科普:《脑卒中百问》系列(二)

来源:中国心脑健康责任编辑:柴潇
2017-02-13 17:04

本期内容:健康生活行为(一)

01、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预防脑卒中?

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

(1)饮食要清淡

(2)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不要久坐和超量运动

(3)克服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等

(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预防便秘

(6)注意气候变化

(7)每天饮水要充足

(8)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

(9)保持情绪平稳

(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总之,脑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病率定会下降。

02、如何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脑卒中?

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差别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较大变化。高盐可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很多研究都确认它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国民每天吃肉食的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增长较快,而且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远高于西方人,容易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这也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建议:限制食盐摄入量(<6g/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300mg;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谷类、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等,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改变不合理的膳食习惯,通过吃谷类和鱼类(含不饱和脂肪酸)、蔬菜、豆类和坚果以减少饱和脂肪的入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