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梦魇---“罕见”传染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涂波 张芸责任编辑:柴潇
2017-03-15 11:14

查病因像福尔摩斯“破案”

秦恩强介绍:传染科医生诊断罕见传染病和侦探破案非常相似,都是通过蛛丝马迹努力查找“真凶”。但从诸多临床表现中找到共性、查出真正的致病病源体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前不久,302医院来了两位浑身溃烂,头部肿成气球、嘴唇肿成香肠、眼皮肿得外翻的患者,病情危险,患者及家属近乎绝望。当地医院做出了羊痘的诊断结果,但302医院检验人员针对该病病原检测了多次,均没有发现羊痘病毒。为了彻底弄清病情,秦恩强决定详细了解夫妇二人发病前的相关情况。

当得知患者从事牲畜交易工作,发病曾宰杀病羊,病羊的表现与他们患病变现一致,经详细查找文献、了解当地流行病学史、多次会诊后,302医院专家做出诊断----皮肤炭疽。医务人员再次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显示为炭疽阳性。经特异性抗生素及对症治疗,一月后,原本已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夫妇俩康复出院了。

秦恩强说:一提到炭疽,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可怕的生物战。其实炭疽就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患者症状虽然惨不忍睹,但小小的青霉素就可轻而易举的消灭它。由于该病主要发生在牧区,内地少见,大多数医生均不熟悉,早期不容易及时诊断。

还有一位山东患者,关节疼了好长时间,一直以为是骨科的病,但骨科医生就是查不出病因。最后还是被传染科医生确诊为经牲畜传播的布氏杆菌病。“骨科医生对传染科疾病的知识相对生疏,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怎么会想到是布氏杆菌病呢?”秦恩强说。

导致不常见传染病误诊误治的原因包括:一些医生基本功不扎实,专业知识欠缺,病史采集不详细,遗漏了传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流行病学史;体检不全面,遗漏各项检查的阳性体征;对病后的用药等治疗情况未进行详细了解;对所收集的资料未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等。遇到罕见传染病患者,医生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并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特点、流行病学史等一系列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经过归纳分析,定性、定位、定病因,把目标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这样绝大部分少见、罕见的传染性疾病均可以第一时间作出正确诊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