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提醒:解读血糖的苏木杰现象和黎明现象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柴潇
2017-06-05 11:21

不管是苏木杰现象还是黎明现象,最让我们忧虑的其实是血糖波动。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血糖波动是正常的。人的生活总是在变化之中,没有一个人的血糖是完全不波动的。糖友正常的血糖波动范围一般在空腹血糖不低于4mmol/L,餐后血糖不高于10mmol/L为好。如果明显超过这个范围,就有必要调整治疗方案。具体处理上还需要因人而异。

而在调整降糖药物之前要评估有没有额外的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即非药物原因。比方说饮食和运动的量有没有突然改变,是否合并了感冒一类的常见病、服用了降糖药以外的药物等。很多血糖波动是由于这些非药物原因引起了,等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后,不必调整降糖药物,血糖自然会平稳了。

如果没有非药物原因的存在而血糖波动很大,我们就要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对于比较有经验的糖友,血糖波动幅度不太大时可以自己轻微调整一下药物和胰岛素的剂量,但如果对自己的经验没有信心,血糖波动大而且持续波动剧烈的话,就需要去医院,由医生判断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何调理。

血糖波动时血糖的监测就尤为重要。血糖监测是糖友控制血糖的一个基础,也是一个准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糖友嫌监测麻烦,还有一些糖友或多或少地存在经济上节省的考虑,监测不到位,往往导致血糖波动大。几年前,我们在医院做过这样一个研究,把血糖监测做得好的病人和不做血糖监测的病人一年的医疗费用做了一个统计,最后的统计结果是:血糖监测做得好的病人,在血糖监测费用上是增加的,但到医院就诊的次数减少了,到医院住院的情况也减少了,一般不会住院了,等于是把钱花在监测上,把治疗做得更加到位、更加科学了,把将来住院的花费省下了。而且,当前的血糖监测到位,很多并发症就可以避免发生,所以从长期的效果来看也是省钱的。尤其对于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病情不稳定,血糖既容易高也容易低,病人血糖监测得越到位,实际上远期的医疗花费越低,最后省钱的效果越是明显。因此,切莫为了节省几元试纸钱,导致未来并发症缠身,成年累月地住院,到时费用的开销暂且不谈,重病的自己更是为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王善思 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