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次手术、历经16次鬼门关,94天的生命接力终让战士重新站立!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杨晨 汪卫东责任编辑:柴潇
2017-12-26 08:49

时间追溯到8月29日14时53分。“叮零零...叮零零...”南京总医院医务部值班室响起急促的铃声。陆军某旅从演习场打来救援电话:该旅军官在实弹射击中遭遇严重外伤,下肢大量出血,需紧急转运至南京总医院抢救。

救治,刻不容缓;战斗,一触即发。当日值班的医疗科干振华科长撂下电话,立刻向上级汇报伤情,并迅速紧急联络相关科室,协调转运救治工作。

“抽调最好的专家,全力以赴挽救生命!”得知消息后,医院徐宝龙政委第一时间作出指示,“部队从难从严训练,战友受伤了交给我们,就不能让他流血流汗再流泪!”

夜幕未至,暴雨将袭。在这个没有硝烟的特殊“战场”,一场守望生命的激烈战斗悄然打响。医院茅建华副院长、医务部刘玉秀副主任赶赴抢救现场,迅速成立由急救医学科牵头,普通外科、骨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学科骨干组成的多学科救治小组。根据前方传来的伤情报告,专家们商讨出一套科学的手术方案和三套备选方案。

当天下午16时42分,鸣笛的救护车从风雨中呼啸而至。开通静脉通道、迅速补液、纠正酸中毒。“情况不妙!”抢救室里,爆炸伤撕裂的伤口内喷涌的暗红色血液让救治的医务人员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血色素40g/L,不足常人的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朱峰随时都有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险。参与抢救的普通外科丁威威医生意识到,此刻几近休克的朱峰,随时都会坠入鬼门关。

查明出血点,赢得抢救时间。18时02分,朱峰被推进全军为数不多的术中造影DSA杂交手术间。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吴性江亲自坐镇,在血肉模糊中果断夹闭出血点。6小时后,在普通外科、介入科、骨科、麻醉科的通力协作下,手术结束的朱峰被推进普通外科重症监护室,而此时的朱峰却面临着更大的难关,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应激反应,每一个指标的变化都牵动救治人员的心。这一夜,重症监护室灯火通明。从机关到相关科室的20多名医护人员一夜没有合眼,始终守候在朱峰身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