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小孩都知道打鬼子”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刘华 王雁翔 石瑞宁 等责任编辑:吴昊
2015-08-09 15:02

以史为镜

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

■张磊峰

“敌人越是怕它,我们越是要保护它!”此话出自12岁的符树森之口。为了保护“红书”、传送情报,他和小战友们与日寇斗智斗勇,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13岁的王二小在反“扫荡”中,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故意领着敌人兜圈子,被恼羞成怒的日寇杀害。

还有儿童团团长海娃、小侦察员张嘎……直到今天,我们也无法精确地统计出抗日战争中究竟有多少为国捐躯的少年儿郎。但是,他们的少年英雄气概却早已注入了我们民族的魂魄之中。

让我们把思绪再往前追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对旅顺进行了4天3夜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有资料载:当时,中国百姓几乎未有抵抗,绝大多数神情麻木,如待宰羔羊。

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鲁迅,曾发出这样的慨叹:“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前后对比,令人扼腕。一个命题也呼之欲出:是什么力量引领了中华民族的觉醒重生?

“民族精神是最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构建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政治动员,从而唤醒了民族精神、改变了民族状态,激发了全民族誓死抗战、抵御外辱的坚强意志,构成了“比绵延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有伸缩性得多的活的屏障”。

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当下。当前,全国军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进行着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伟大的时代需要我们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抗战精神的照耀下,不断以新的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当今的青少年朋友,更应“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满腔热血,挺立潮头,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坚强基石,这是泱泱华夏经久不衰、兴旺发达永远不断的根、永远不灭的魂。

让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铸魂!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