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拥军爱民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红色基因滋养海防儿女

来源:国防报作者:于安丰 李广宇 本报特约记者 熊永岭责任编辑:张兆国2015-10-12 11:32

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有这样一组数字让人难以忘记:抗日战争中,12万威海儿女从军参战,60多万民工踊跃支前,2.8万人为国捐躯……

忆往昔,军民抗战生死与共;看今朝,红色基因生生不息。新的历史时期,威海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硕果累累: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是山东省首个实现双拥工作“一片红”的地级市,“拥军车队”“拥军航线”“爱心助民团队”等双拥品牌声名远播。

“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老百姓和子弟兵呀,就像亲人一个样……”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兼“文化拥军服务队”队长王艺霖,把驻军爱民为民、人民真情拥军的故事编成快板书,以永久流传。

这是一曲人民军队保护人民的壮歌。1937年12月24日,胶东抗战起义力量聚集文登天福山,时任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成立。自此,抗战烽火燃遍胶东半岛。1942年冬,日军残杀乳山马石山地区500余名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其中,胶东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10名战士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主动暴露行踪把敌人引开,直至全部牺牲,被百姓誉为“马石山十勇士”。

这是一份人民养育的至恩大德。抗战艰难时期,胶东八路军作战任务重,干部子女无法抚养。1942年7月,“八路军胶东育儿所”在乳山成立,十里八村的适龄妇女义务当起了乳娘。日寇搜查时,乳娘姜明真为了保护带养的孩子,忍痛交出了自己未满10个月的亲生骨肉,在生与死面前做出了大义抉择。

昆嵛山脚下文登宋家庄旁的一座青石碑上,镌刻着迟浩田将军的题词“首创军民共建,利国利军利民”。1963年底,某部炮兵团工兵连80多人进驻昆嵛山脚下的宋家庄村,军民齐心,肩扛手抬,一年以后,部队度过了艰难的创业期。炮兵团的官兵们也用实际行动回报着可爱可敬的村民,整治村容、开办夜校、铺设马路……1981年,该村被评为全国 “军民共建第一村”。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沿海城市的威海经济发展迅速。此时的威海喊出了响亮口号:“领跑经济前沿,建强海防前线”。威海市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将甲午战史、民族抗战史教育纳入院校课堂、党政机关学习、企业员工培训、部队教育范畴、军民共建实践,形成了国防教育“五个纳入”;筹建开发30余处历史遗迹,修扩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马石山烈士陵园等20余处纪念场馆,为国防教育提供了场所;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累计巡回开展国防教育200余场次,受教育军民达30多万人,凝聚起军民守卫海防的决心。

聚焦经略现代海防,威海市着力从军民联合向军民融合转型,推动生产力和战斗力同频共振。当地有10多家管海、守海的军地单位,从前按职能作用区分,一度各自为战。如今海防建设必须破除“门户”观念,在力量配置、信息连通、系统兼容上实现统一。军地联席会议上,加强海防联建联控的议题成为主导,研究党委政府支持、联防单位参与、军地合力共建的建设模式,吹响了军民融合构建“蓝色大海防”的号角。

扬帆正当时,心潮逐浪高。威海军地以提高海防管控能力为主线,抓住制度机制、基础设施建设、装备技术改造等5项重点内容,逐个升级突破。如今,千里海防线上军警民同频共振,各方力量汇聚成了共护海疆的铜墙铁壁。

利剑在手,海疆安宁。近年来,威海市先后圆满完成反走私偷渡、海难救助等联防行动50余次,推动了海防情况获取、指挥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和执勤管理能力全面“水涨船高”,威海军分区也被表彰为全国边海防建设先进单位。

铭记历史,方可烛照未来。如今,从战争硝烟走来的威海军民,把个体力量融入历史的大局里,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在发扬传统中传承能量。聚沙成塔,凝聚成撼天动地的伟力,强壮我们的国防,复兴我们的国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