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北斗梦”,青春何以傲苍穹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康哲
2015-01-29 08:33

追梦“北斗”勇从何来?

“勇”,源自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追逐‘北斗梦’,首先要勇于追求卓越!”采访中,王飞雪主任这样说:“北斗青年的卓越,源自他们有种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信心勇气。”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如受到强烈干扰会导致信号传输中断。专家分析原因,认为复杂电磁环境是“罪魁祸首”。如三个月内不能解决问题,即将组网的数十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已发射的卫星将无法使用,情况危急!

面对复杂电磁环境“瘟疫”,多数国内同行倾向“躲”,认为技术难度小、耗时短,比较稳妥。但如此一来,工程改造也需2年时间,国家还要承受数亿资金损失,且电磁环境稍有变化,卫星就要“躲”个没完,治标不治本;如果“抗”,相当于给卫星注入“抗体”,耗费资金少,治标治本,但技术难度大,耗时长,风险高。

“三个月内,我们一定拿出解决方案!”团队向上级立下了军令状。

听闻此言,不少同行都为他们捏把汗:“遇到麻烦,别人躲之不及;你们怎么还硬往上碰?”

“国家的需求就是对我们的要求。攻坚岂能绕路走!”

为此,他们展开了与时间的赛跑。庄钊文教授亲自挂帅,团队集合了所有专业组的精英人员开展攻关。在最紧张的08年的3月份,所有人员几乎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

不到3个月,他们研制出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甚至还做了诸如修正航天指标数据等“份外事”。

2006年,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运行多年,面临卫星和地面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少人主张按部就班地更换新设备即可,但王飞雪敏锐地捕捉到关于升级的关键信息,果断判断这是一次导航系统体制升级的绝佳机会。

机不可失,即便创新的空间再狭小,也要奋力一搏。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大家勇敢接受挑战,提出了一套信号体制与主动抗干扰相结合的方案。

别看这个小小改动,它带来的却是整个导航系统效能的一次大的飞跃:所有终端设备功耗降低一半,抗干扰性能提升一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