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情”真的难却?思想的“纯度”值得党员干部关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何冠军责任编辑:宋丽丽
2020-05-11 08:23

“盛情”不却易为患

■何冠军

抗日战争期间,邓小平同志来到一个独立营检查工作。司务长跑到老乡家借来白面,为首长做了一碗面条。当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时,邓小平皱起眉头说:“你让我搞特殊化哟,要不得!要不得!快把这碗面送给重伤员吧。”邓小平态度鲜明地拒绝难却的“盛情”,坚持战士吃啥自己就吃啥,这种“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好作风,密切了官兵关系,把部队凝聚成了团结一心、亲密无间的战斗集体。

当下,领导同志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难免会遇到热情的欢迎和接待。这份“盛情”很多时候确实出于真心,出于对上级机关工作辛劳付出的衷心感谢。正因如此,不少同志感到“盛情”难却,往往在一番推让之后接受下来。然而,很多作风问题和贪腐苗头就隐藏在难却的“盛情”之中,悄悄侵蚀着党群干群关系,破坏着良好的政治生态。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梳理这些年落马官员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们当初也勤奋工作,严格自律,因此受到组织和群众的信赖。但随着职位升迁和手中权力的增大,他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盛情”考验。这份“盛情”,起初可能仅仅是一顿饭、一条烟等等,常常令人难以拒绝。然而,正是越来越多这样的“盛情”,不知不觉锈蚀松动了思想的总开关,让欲望泛滥成灾,使一个人最终如温水中的青蛙,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盛情”真的难却?这要看是真情,还是假情。“盛情难却”,是以“情”为基础的,比如血缘之亲、同窗之谊、战友之情,都能产生“盛情”,这种“盛情”是真挚的。但也有一些人,一旦瞄准了你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给你送钱、送物,也能产生“盛情”,这种“盛情”是虚伪的,是假情,要真“却”,不“却”就要上大当。

官员只要执掌权力,都会面临着“盛情”的诱惑。对于“盛情”是难却还是可却,关键在于本人的态度。《资治通鉴》载,唐德宗时,宰相陆贽为政清廉,从来不收受任何馈赠。德宗私下里对陆贽说:“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意思是说,可以不收受贵重物品,接受点诸如马鞭、靴鞋之类的小礼物总还是可以的。然而,陆贽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伤风害理,莫甚于私;暴物残民,莫大于贿。”此后,陆贽依旧保持清廉的节操,始终不渝。在对待“盛情”方面,党员干部的楷模郑培民有3个处理办法:一是对那些走后门拉关系、跑官要官的送礼者,一点情面都不讲,一概拒之门外;二是对亲戚和十分熟知的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学的礼物,或者婉言谢绝,或者礼尚往来,相应回赠;三是对那些推不脱、无法退的礼物、礼金,一律上交组织处理。他经常警示自己,“情浓钱淡,永葆清白”“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这样的立身智慧和人格操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党员领导干部也要交朋友,也食人间烟火,离不开人情友情的温暖和滋养。拒绝难却的“盛情”,并非让人六亲不认、冷漠无情。《荆州记》里说:诗人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与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如此冰清玉洁之情谊,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人间佳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相互支持与牵挂,他们曾20年身处两地,更多只是一种“无声的联系”。当恩格斯患病时,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说:“我关心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两地一心的守望,志同道合的默契,虽天各一方,但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却始终不断。这样简单清爽的人情往来淡如水、清如风,却让人体会到一种纯粹与干净,生出克服困难的信心,激起搏击逆境的勇气。

“盛情”能否“难却”,往往反映党员干部的思想“纯度”。对那些“有所求”“有所图”的“盛情”,党员干部务必要睁大眼睛,拧紧思想的发条,筑牢反腐的堤坝,做到“盛情”之下能却、会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