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宽大正面上的多路突破——解析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韩金强 刘沛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1-10-17 14:33

宽大正面上的多路突破

——解析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

■韩金强 刘 沛

战役简介

嘉陵江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在反敌“六路围攻”胜利后,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的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35年3月28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24天,共歼国民党12个团约1万余人,攻克县城9座,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的广大地区。嘉陵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大规模强渡江河的成功战例。整个战役,无论是战前准备、突破江防和纵深战斗的各个阶段,都集中体现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讲评析理

周密而充分的准备,为取得战役胜利奠定坚实基础。1935年2月中旬,陕南战役结束后,红四方面军便开始着手渡江准备工作。在思想上,各渡江部队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反复强调渡江作战的意义,使广大指战员认清形势,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在敌情侦察上,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王树声副总指挥等亲自率领参谋人员,沿嘉陵江东岸翻山越岭,跋涉三四百里,了解敌情,察看地形,寻找渡口。通过侦察,发现敌沿江虽有50余团兵力,但在小站河至百里坝的近百里江岸却只有3个团,前沿仅4个营兵力,于是选定苍溪塔子山作为主渡口。在制订作战方案上,各部队在指定的渡江地段内,周密地制订了作战计划,并随着敌情变化,不断予以完善。在战术上,担任主要突破任务的部队,在嘉陵江支流东河一带开展了紧张的水上练兵,学习驾船、泅渡等技术,演练战术动作。在渡江器材上,红四方面军把造船地点选在离塔子山30余里的王渡场。经过军民同心协力,短期内造出大小船70余只和3座竹扎便桥。红军战士们又和群众利用夜暗肩扛手推,将这些舟桥从高山上运到渡江地点。3月底,红四方面军全部完成准备工作,秘密进至渡江集结地域。

强渡与偷渡相结合的战法,使敌人防不胜防。3月28日,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按照预定作战部署,红四方面军第88师第263团2个营的战士分乘50多只船,快速直驶对岸,占领敌人几个大碉堡后,全歼守敌1个营,击毙敌团长陈崇朴。不到两小时,第263团全部登上西岸。与此同时,右翼第31军在鸳溪口强渡成功,攻占敌险要阵地火烧寺,击溃敌一个旅。按照多路而有重点渡江的作战方案,左翼第9军在阆中以北之涧溪口一带实施偷渡,并迅速向南迂回,夺取南部县城,歼敌3个团。继第一梯队3个军渡江之后,作为第二梯队的第4军也很快从苍溪渡过嘉陵江投入战斗。此时,三路红军全部渡江成功,嘉陵江西岸的川军防线开始崩溃。尽管红军装备较差、渡河手段不足,但采取强渡与偷渡相结合、在宽大正面上多路突破的战法,较好地发挥了自身优势,以小的代价完成突破任务,使敌人陷于被动,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强渡成功后乘胜扩大战果,是保证渡江胜利的关键。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后,继续兵分三路,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沿江敌军。4月2日,第30军第88师、第31军第93师和第91师一部,分别进抵剑门关下,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敌守备重点剑门关。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率第31军担任主攻剑门关的任务,向隘口东侧敌军进攻;第30军第88师向隘口西侧敌人进攻,攻克关口东西两侧制高点,全歼守敌3个团,占领剑门关要隘。第30军和第31军各一部乘胜前进,一举攻占昭化城,歼守敌一个团。至此,嘉陵江西岸敌军江防被全线摧毁,红四方面军渡江战役第一阶段顺利结束。

为了夺取战役的全胜,红四方面军决定乘敌慌乱之际,立即进入渡江战役第二阶段,向纵深进击,横扫涪嘉流域之敌。第31军主力推进至羊模坝、三磊坝地区并围困广元;第30军第89师出青川、平武分割广元、江油之敌并阻止胡宗南部南下,保障红军右翼安全;第30军、第9军主力向江油,第4军主力向梓漳地区实施进攻。我军这一攻势,使邓锡侯老巢绵阳受到直接威胁,为解江油之围,保障成都安全,邓锡侯慌忙拼凑了18个团兵力,在飞机掩护下经中坝向江油大举增援。邓锡侯的部队刚刚离开绵阳老巢,徐向前就下令部队抓住有利战机,全线展开反击,川军土崩瓦解,战斗胜利结束,红四方面军击溃川军10个团,其中歼灭4个团,俘敌3000余人,邓锡侯差一点被活捉。

嘉陵江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蒋介石和四川军阀妄图对我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围攻计划和消灭红军的“川陕会剿”计划,而且歼灭了大量敌人,打击了敌人的气焰,迫使敌人慌忙调兵遣将,四面防堵,调动和牵制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了红军队伍及革命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