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不按套路“出牌”?夜训结束,蓝军再度来袭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袁 帅 曹 立 责任编辑:王韵
2021-05-10 09:44:20

火箭军某旅通过叠加特情锤炼官兵全时域作战能力——

夜训结束,蓝军再度来袭

■袁 帅 曹 立

春日凌晨3点,南国密林,火箭军某旅完成多波次火力突击演练后,结束了这次夜训。发射四营营长张君开始组织装备撤收和人员返回。

突然,新的紧急拉动命令传来,全营官兵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再次向新的目标阵地快速转进。

“夜训强度越来越大,实战化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全时域作战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张君告诉笔者,此前在上级组织的跨昼夜红蓝对抗演练中,旅队代表的红军原本已取得明显优势。演练正要“收官”,不料反被蓝军偷袭导致该旅失败,教训极其深刻。

笔者的思绪,随着张君的追述回到那场红蓝博弈之中。

那次演练,蓝军“狠招”频出,该旅官兵沉着应对,顺利完成车辆抢修、防空袭、减员操作等多个特情课目,成功实施多波次火力突击,并精准命中目标。

经过整夜持续战斗,演练官兵的体能和精力几乎耗尽。

演练宣告结束,该旅官兵松了一口气,纷纷休整等待撤收命令。不料蓝军侦察分队突然再次向该旅发射阵地发起偷袭,“炸毁”多个发射架。该旅官兵应对不及,最终因发射架“损毁”和官兵“伤亡”过大,成绩被判定为不合格。

“演练宣告结束还发起偷袭,蓝军胜之不武,成绩怎能算数?”面对败绩,许多官兵感到不服气。

“演练可以宣布结束,但走上真实战场,随时都得警惕敌人卷土重来,岂可轻信敌人的‘休战’?”演练复盘检讨会上,该旅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对抗演练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大家全时域作战观念不强、能力不足。战斗往往会在最疲倦的时刻、最薄弱的环节打响,必须时刻绷紧战备弦!”

那次演练失利如一盆冷水“浇醒”了不少官兵。班师回营后,该旅党委召开专题议训会,经过深入讨论后决定:通过调整昼夜训练比例、加大夜间训练强度、从难设置演训课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此外,他们还紧贴实战设置“敌情”,让官兵近距离感受战场,实打实处置特情。

镜头回到这次演练现场。笔者跟随发射四营抵达新的目标阵地,浓浓的硝烟味扑面而来。

“夜间对抗演练结束,蓝军再度来袭,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新的艰难一战!”张君的战斗动员简短有力。

演练再次进入“白热化”:红军突然遭到小股“敌”袭扰,车队指挥长孙雨阳命令警戒分队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利用夜幕掩护组织反击;一台发射车突然熄火,维修分队第一时间进行抢修……

“这是一次不按套路出牌的‘战后之战’。硝烟不断、特情不断,旨在检验官兵在体能大量消耗状态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极限作战能力,逼着他们绝地求胜。”该旅作训科参谋曹辰告诉笔者。

“号手就位!”一声令下,四营官兵密切协同,数发导弹剑指苍穹……

短评

“战后之战”告诉我们什么

■寻树文

“兵者,诡道也。”兵法历来强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唐朝征讨东突厥,统帅李靖趁第一战结束的和谈之际,再次出兵夜袭阴山,彻底打败东突厥,这是古代战史上经典的“战后之战”。未来作战,敌人不会“打盹”,也不会按套路“出牌”。火箭军某旅在夜训结束之后突遭“敌袭”,这种演训场上的“战后之战”,也许就是未来战场上将要遭遇的常态。

“轻松之日,唯有昨日。” 当前,我军实战化训练挺进深水区,直面未来战场上的每场艰难战斗,要求我们在思想上紧绷随时应战的弦,不断用特情险情、危局难局砥砺部队,让官兵时刻保持“挽弓当满弦,将士带甲眠”的战备状态和战斗姿态。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告诫世人:“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战争实践表明,不确定性是战争的基本属性,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思维不越过山岗,就看不清山那边的敌人。我们只有提升驾驭战场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才能以精心准备应对“战场不虞”,打赢更多更复杂的“战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