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增丰,字光宇,1943年10月10日,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牺牲于行唐县宋营村。1944年,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晋级上校,追授战斗英雄。同时将其家乡湾子村改名为光宇村,并建墓立碑。图为当年抗日军民为韩增丰立的墓碑。
★“韩阎王”
1938年,韩增丰带队击败了伪军,命令部队就地宿营。当时,大家很纳闷,仗打完了部队为什么不撤?
半夜,韩增丰命令战士们在街口埋上地雷,然后组织群众撤退。日伪军前来偷袭,被炸死了数十个,连个人影也没看着。
原来,韩增丰料定少数逃回去的伪军,会把八路军就地宿营的消息报告给日军,便设计了这么一出“欲擒故纵”。韩增丰这一高明的战术,同志们无不拍手称快,心惊胆战的敌寇则称其为“韩阎王”。
同年12月的一天,恰逢温塘镇大集,据点日军大部进犯洪子店,韩增丰趁守敌空虚的机会,带领官兵化装成送“慰问品”的老百姓来到敌人据点前。
“干什么的?”面对盘问的敌人哨兵,韩增丰笑嘻嘻地说:“年节快到了,‘皇军’又打了胜仗,我们是特意来送慰问品的。”鬼子听后很高兴,没检查就放行了。
韩增丰等人推着车进了据点大院,日军中队长秋野刚从屋里走出来,就被八路军战士当场击毙,守敌四十余人全被消灭。
韩增茂告诉记者,至今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猪肉不好吃,干柴不好烧,鬼子被消灭,增丰计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