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火箭军某旅实战化对抗演练:一支蓝军分队引发“鲶鱼效应”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黄洋 冯金源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1-03-26 06:26:45

火箭军某旅从难从严组织实战化对抗演练——

一支蓝军分队引发“鲶鱼效应”

■黄 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冯金源

3月下旬,火箭军某旅组织红蓝对抗演练。蓝军分队频频发起的攻击,被“红军”分队一一破解。然而,屡屡失手的蓝军分队因招法凌厉刁钻,很好地磨砺了“红军”分队。复盘总结时,他们受到了旅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演练展开前夜。那一夜,该旅两支发射营的指挥员忐忑难眠。为了战胜那“狼一样的蓝军”,他们决定联手。

发射五营营长张新龙说,这些年来,在旅队组织的野外合成训练、实装操作、实兵对抗演练等任务中,这支蓝军分队与全旅发射营交手过招数十次,每次都让大家头疼不已。这次,发射五营和发射六营决定双剑合璧、联手出击,利用兵力优势,摆脱以往被动局面。

果然,新打法很快奏效!发射五营向发射阵地机动途中,遭蓝军袭扰阻击,发射六营出动应急分队,掩护友军准时占领阵地。

失手的蓝军分队并不甘心,立即展开新的行动:一组在暗夜中悄悄穿插,准备偷袭两个发射营的水源;另一组则对“红军”发射阵地实施抵近侦察,计划引导“战机”进行轰炸。不料“红军”分队早有准备,蓝军分队刚接近目标地域,就遭遇强劲火力抗击,“奇袭”告败。

尽管阻击连连得手,两个发射营仍丝毫不敢放松。令两名营长脊背冒汗的是:一名蓝军侦察员竟乔装成伤员混入“红军”阵地,险些对“红军”指挥所实施破坏。

“这支蓝军分队给演训场带来了‘鲶鱼效应’,激活了指挥员谋战应战的内动力,让每一次红蓝对抗都能打出新收获。”演练间隙,该旅旅长对蓝军分队的“磨刀石”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个个发射营就是这样在与蓝军分队交手中不断成长。

改变源自教训。数年前,一场实战化对抗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那一年,该旅指挥“红军”分队挺进某综合训练基地,与某专业蓝军旅交手过招。经过较量,该旅以微弱优势险胜。

“那场仗打得异常艰辛。”该旅领导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部队刚下火车,旅指挥所就被对手的无人机锁定;官兵觉得车辆、帐篷伪装得“自己都看不见了”,结果数处野营地遭“敌”轰炸机突袭……

“对于一群沉闷的‘沙丁鱼’,必须放入一尾好动的‘鲶鱼’,来搅动局面激发活力。部队训练也是如此。”演练归来复盘检讨,痛定思痛,该旅党委决定:紧盯短板弱项来一场自我革命,为发射分队打造战场“磨刀石”。他们抽组全旅精兵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蓝军分队:按照“形神兼备、攻防一体”原则,优化蓝军分队的力量编成;成立蓝军战法研究小组,加大战法训法精细研练力度,吃透作战对手战术思想和战法特点;逐步建设配套的训练场地,缩小对抗环境与真实战场的差距,练就一支“狡猾”的蓝军力量。

预判路线设伏打、乔装打扮抵近察、连夜出击纵深扰……自从演训场有了蓝军分队,“特情”变成了“真敌”,逼着发射营拿出管用招法应对。战术训练阶段,该旅组织各营连轮番与蓝军分队展开对抗演练,倒逼发射营官兵把各种敌情想实想细,练就料敌于先、知变善变的过硬本领。

蓝军打法越刁钻,“红军”应对越从容。今年初的一场对抗演练中,蓝军分队一支袭扰小组趁夜幕隐蔽接“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缺口突入,准备偷袭“红军”分队通信枢纽。突然,“红军”分队车辆大灯亮起,迎接蓝军分队的是设伏的“红军”官兵。原来,发射营欲擒故纵,诱导蓝军袭扰小组孤军深入,给他们“包了饺子”……

谈及这些年蓝军分队给各发射营带来的变化,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过去进入野外驻训场,发射营战前训练,轻武器锁进野战枪柜……如今,这些现象没有了,蓝军分队的打法也逐步从单一作战向综合对抗转变。

近日,该旅参加上级组织的导弹作战流程检验发射任务。随机抽点的发射二营,全程独立完成组织指挥、测试操作和协同保障,圆满完成发射任务。

打造“如影随形”的蓝军

■李珏宏

与传统意义上的短兵相接相比,火箭军部队走上战场,面临的往往是“非接触、超视距”的对抗。肉眼看不到对手,但视野里不能没有对手。火箭军某旅打造自己的蓝军分队,将“敌人”拉到眼皮子底下,在发射场上真刀真枪地对抗。这种对抗练兵模式,强化了官兵的敌情意识,锤炼了部队战术思想,其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有人这样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也许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随着实战化训练向纵深推进,低频率、不成系统、手段单一的红蓝对抗已难以起到“磨刀石”的作用。久而久之,官兵对对手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模糊。

战争的艺术在于它是活力的对抗。要想在未来战场抢占制胜先机,就要拉近部队与战场的距离,提升蓝军“磨刀石”的作用,将作战对手不断迭代更新的作战理念和作战方法及时输入蓝军部队,把红蓝对抗设置得更加系统更加实战化,打造一支“如影随形”的专业蓝军,让部队始终保持厉兵秣马的备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