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单位一下达任务,官兵听令景从、云集响应,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而有的单位,任务面前拖拖拉拉,虽能完成,质量却是一般。
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带兵人身上。带兵人自身形象好,真心为兵好,官兵心服口服,就会付出百倍的努力,自觉把部队当家来建。带兵人自身形象差,不把官兵放在心上,官兵就不会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故得一带兵良方:服其心方得其力。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带兵就是带心。服不了心,就不可能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凝聚力,也不可能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斗力。国民党中的很多带兵人,利益面前“我先上”,冲锋面前“给我上”,故而多打败仗。
凡是成功的带兵人,无不是通过服兵心,进而得其力。诸葛亮有云,“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官兵无不敬佩有加,合力相随。诸葛亮七擒孟获,冯梦龙评价说:“但服其心,不服其力。”正是诸葛亮让孟获心服口服,才得孟获之力相助。
可能有人会说,带兵就是靠权力、靠法治。此言差矣。俗话说,使人畏不如使人愧,使人屈服不如使人信服。仅靠权力来带兵,“两个等级只是用命令和服从联系着”,部属听命出于畏惧,而不一定是真心;相反,靠真情来带兵,能善下、能容人,则会赢得部属发自内心的敬仰,生发出不令自行的自觉,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服其心,离不开带兵人的以身作则。动人以言,其感不深;动人以行,其应必速。以身作则,就是带兵人各方面都要过得硬、带好头,特别是作风要正,形象要好。八路军129师旅长范子侠曾对部队讲:“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着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这三句话,应成为新时期带兵人的带兵箴言。
服其心,离不开带兵人真心爱兵。媒体采访刘珪时,战士们都说:“我愿意跟着连长上战场”“我愿意为连长挡子弹”“我愿意一辈子当连长的兵”。这种“愿意”的力量来自于带兵人的公心爱兵、公平对兵、公道为兵。平时,这种力量就是官兵友爱的粘合剂,是同心干事的催化剂;战时,这种力量就会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成为战胜敌人、赢得战争的利器。
当前,信息化战争的大幕已经拉开,在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中,一个关键节点遭到摧毁,就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瘫痪。因此,对部队的团结统一、官兵的密切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兵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出齐心协力、共谋打赢的兵,更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