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数西方青少年投奔ISIS现象说开去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程宇一责任编辑:刘航
2016-06-20 23:14

二、盘根交错 “伊斯兰国”输血管缘何难切断

(1)善于造势,利用新型宣传手段吸引舆论眼球

早在2012年,“伊斯兰国”便在推特开设自己的账户,并用阿拉伯语在该平台推送信息。随后,“伊斯兰国”的宣传方式更为专业化,宣传内容多语种化。面对“伊斯兰国”咄咄逼人的态势,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克鲁格兰斯基指出,“伊斯兰国”的“最大聪明之处”在于,他们“为犯罪提供意识形态依据,使人打着宗教意识形态的招牌去作恶”。

目前,“伊斯兰国”宣传体系完备,理念也称得上“先进”。在形式上一应俱全,网站、杂志、视频、社交媒体账号、移动客户端、电子游戏、衍生产品等媒介平台不可胜数,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获取相关信息;在内容上煞费苦心,积极迎合西方青年口味,掺杂时髦的叛逆文化,并用十足的现代感吸引各国青少年群体,通过直逼好莱坞水准的战争大片、温情美好的“圣战”生活短片等强化社会渗透,既能使“圣战狂热分子”沉浸在幻想中,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向西方世界争取潜在支持者。

(2)善于借势,利用青年群体长期存在的疏离感收拢人心

从表面看,西方青年的极端化现象由于“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而悄然浮出水面并日益为世人所关注,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方青年的极端化现象早在十几年前便初见端倪——这些在西方民主体制下成长的青少年,趁着夜色成群结队地涌上街头,宣泄着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并以激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而就在这些骚乱甚至暴动背后,穆斯林族群在西方社会长期被边缘化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部分青年穆斯林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虽然移民西方,却一直无法真正融入西方社会。加上西方穆斯林族群中的激进化问题导致一些青年对单调无味的生活嗤之以鼻、对社会不公和种族歧视现象更是愤懑不平,这也使得年轻穆斯林往往更容易被“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钓鱼”。

而西方本土青年,除极少数是希望能以“殉教”的方式“升天”外,更多人是由于渴望逃脱家中束缚,认为参与“圣战”是个很时髦的事情,加之对“伊斯兰国”了解不深,认为只要加入“伊斯兰国”就可以拥有枪支、金钱、房子等,故而“伊斯兰圣战主义”这一意识形态才会成为西方青年在寻求个人价值时的一个诱人选项。

(3)善于用势,利用穆斯林长期受压迫的历史博取同情

“伊斯兰国”正是通过大肆宣传穆斯林数百年的受难史,并将矛头直指西方世界,以博取西方穆斯林族群内心深处对同胞的同情。例如,通过评点少数西方人辱骂穆斯林以及各种人身袭击等热点话题,激起追随者对西方国家的反感痛恨,再运用社交媒体将自身塑造成“敢于挑战强权的英雄”,号召“所有流淌穆斯林血脉的人展开对西方社会的报复”。少数西方穆斯林正是在此驱动下,带着对难以融入西方生活的苦闷不满和对强权政治的愤恨积极投身“圣战”的。由此可见,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西方穆斯林的反西方情绪,而“伊斯兰国”也借此丰满羽翼,推动恐怖主义在西方本土蔓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