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军区某边防团十连:这里的风气清又纯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华敏、曾政雄、罗文义责任编辑:高飞
2015-11-01 10:06

地处两国三省,距离团部168公里,越是环境偏远,越要严守规矩——

人按职责干,事按规矩办

一盘姜丝,见证着连队严守规矩的硬作风。

1984年,边境炮火硝烟还未散去,连队后勤补给被阻断三个多月。文书王斐在炊事班找到一块已经长满灰白色绒毛的生姜,他觉得这块生姜分给全连一人一筷子都轮不到,于是他把这块生姜切成姜丝,摆上了干部的餐桌。没想到,看到这碟小小的生姜,老指导员刘神宇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把这小子给我关到禁闭室去。”

三天后,小王从禁闭室出来,等在门外的老指导员说:“小王呀,你委屈也好,窝火也罢,关你三天禁闭,就是要让你明白,在咱们连队,情况再特殊,谁也不能破坏干部不许搞特殊的规矩。”

如今,连队再也不至于要用一碟姜丝改善伙食。但连队官兵想起起这盘姜丝的故事,心里总是能穿越时空,读懂老指导员的严厉:情况再特殊,都不是违反规矩的借口。

十连老班长符财富退伍后在那坡做生意,去年元旦结婚,他给连队战友送来了喜糖。官兵虽然都想参加,但没有一人主动找连长指导员请假。原因很简单,连队人员外出有比例,这条规矩谁也没破过。

连队地处两国三省,距离团部168公里,就是这样一个偏远单位,这些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违反纪律受处分的人,没有干过一次搞变通的事。

2013年11月,团里给十连4个入党指标。经党支部认真考察, 3名条件成熟的同志很快顺利过关,但军事训练冒尖的上等兵洪敦良却因理论考核排名靠后,大家对他有争议。有的同志认为,反正有指标,可以适当放宽标准。但党支部严格对照《党章》,认为理论学习不刻苦不仅不是个光荣的缺点,而是个致命的缺点,坚决把这个剩下的指标退回了团里。指导员李风雷说:“制度不是橡皮筋,连队决不能开这个口子。”

规矩裂条小缝,风气破个大洞。作为独立驻防的单位,连队经常这样教育官兵:要想风气好,先把规矩讲。连队越是远离上级机关,越要严格落实规定。多年来,他们坚持“人按职责干、事按规矩办”,一年365天,天天像一天。

十连的兵抓落实较真,全团有名。团军务股长刘恒这两年先后9次不打招呼检查连队,没有一次发现问题。记者不信,随手翻阅这两年的边境巡逻日志,无论天晴下雨,他们都按规定走到了每一块界碑,每一次巡逻都有登记、有签字,还有视频资料可以调阅。

2013年夏天,连队派一个班支援边境建设大会战。在工地生活两个月,班长郑攀攀坚持带领全班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出操、排岗、整理内务,饭前有歌声,行进有番号,与在连队没有差别,成为工地一条风景线。战士们说:“不管走到哪里,不管遂行什么任务,都要像个军人的样子。”

“落实无例外,执行不走样”。连队把落实规定作为建连兴连的根本,各种规章制度就像一道道隐形的“护身符”,时刻发挥着立正避邪的作用,保证连队时时处处激荡着清风正气。

2013年八一前夕,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跟团里打报告,在家底费中支取5000元购买一套音响,改善官兵的文化生活。恰在这时,驻地百都乡给连队送来了5000元慰问金。有人说,干脆用这笔钱买音响,省了出入账的麻烦。

“不行,财务规定进账出账必须登记明白,不能因为怕麻烦,就减免程序。”连队一是一二是二,先把经费交到团里,然后再打报告把钱取出来。这样做,确实有些麻烦。但官兵说:“落实规定,该复杂的事情就不能简单。”

连队按规办事,不仅端正了风气,也培养了官兵严守规矩的好习惯。

2012年12月底,十连需要购买沙子平整障碍场。排长刘宝山带领6名战士和400元购沙款,租用一辆地方卡车到30公里外的砂石厂购买沙子。砂石厂张老板是连队老朋友,没收购沙款。卡车司机韦师傅见状,说兄弟们辛苦,不如拿这笔钱撮一顿算了。

刘宝山说:“连队钱物账目必须丁是丁卯是卯。”最后,带领官兵蹲在路边啃自带干粮,把400元钱一分不动地交回了连队。

百色军分区政委方洽平评价说:“每次到十连,不管什么时候来,不管看什么地方,人人事事都有章有法,十连风气好,归根结底是制度坚持得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