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长剑在,中华不可欺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吴昊 蔡瑞金 杨永刚责任编辑:吴昊
2015-07-26 22:02

用担当践行强军目标

基辛格说到,当威胁已达到显而易见的程度时再想抵抗,为时可能已晚。

战略导弹,被誉为国家的“王牌”、民族的“底牌”。执掌“王牌底牌”,必须未雨绸缪。该旅官兵天天追踪世界前沿,生怕一觉醒来落后。每次周交班,第一项内容就是军情通报,围绕世界大势、国家安全、使命任务,概览周边动态和军事发展要况,强化国际意识全球意识。

有个服役20多年的老兵引人注目:导弹起竖后,他离导弹最近;发射倒计时中,他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号令下达后,他摁下“点火”按钮。他就是被官兵誉为“金牌号手”的康平,2次亲手将大国长剑送上苍穹,打出不同型号洲际战略导弹最佳精度。

其实“金牌号手”的起点十分平凡。刚入伍时本想找个舒适的岗位,直到看见长剑起飞壮烈场面才开始转型之路。

面对诸多专业难点,他像攀岩一样发起了冲锋,他给自己制定了“不一般”的学习计划:不管工作有多忙,训练有多累,每天必须挤出至少3个小时,啃原理、背电路、查资料、翻图纸。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导弹兵,光懂理论还远远不够。为能尽快提高实装操作能力,康平一有时间就钻进营队科技练兵室,利用模拟器材苦练手法要领,通过仿真训练操作系统练口令练协同。

练眼力没有捷径,他习惯了坐在高处望远处的灯火,常常一望就是几十分钟。为了练听力,他让战友反复下达各种口令。为了练熟悉度,他把眼睛蒙起来,在连队模拟器材室内默记按钮开关位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百次的苦练,使他终于登上发射专业头名宝座。创造了13年操作训练,没报错一个参数,没做错一个动作,没放过一个可疑现象的传奇。有次发控台瞄准控制器失效,他敏锐地判断出是一个元器件焊接不干净,加热时间长所致,为这款控制器的再生产提供了优化方案。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骨干,康平主动承担起旅里专业教学任务,还带领攻关小组研制“网上虚拟操作训练系统”,实现了“不进阵地能操作、不动实装能训练”。康平说,作为新一代火箭兵,就是要练就“金牌号手”,随时等待号令按下点火按钮,这是使命、更是本份!

战争是流血的训练,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军人血性指数有多高,打赢的成色就有多足;军人最大的血性,就是源自对打赢的忠诚!

资料图:指挥员、专业骨干和操作号手,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问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