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河畔的兵巴郎们

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嵌入式”维吾尔语人才培育之路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涛  特约记者:黄宝峰 王建英 吴国东责任编辑:张 涛
2015-07-23 13:18

 


2011级学员夏超(左)毕业后回到“家”与“阿塔”、“阿娜”团聚。(中国军网记者 张涛 摄)
 
 

四年前,石家庄开往新疆的火车上,吴荣华正在憧憬即将开始的军校生活。

茫茫的戈壁从窗外忽闪而过却没有尽头,吴低下头,看见握在左手的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写着“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欢迎你”,这是他当兵期间一直向往的军校,但此刻的他对于“民族翻译专业”压根还没有概念。

自打2009年参军入伍后,两年的军营磨砺中,“让母亲的日子好过点”的信念支撑着孝顺的吴荣华把曾经荒废的课本捡了起来,如愿以偿,他拿到了这张军校录取通知书。

他的内心此刻是欣喜的,考入军校意味着他军营的梦想得以延续;但欣喜中带着迷茫,对于如何学好维吾尔语他心里没底,学成之后干什么更要画一个问号。

其实同样迷茫的,还有此时正从全国各地赶来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的52名年轻士兵。这些义务兵中的佼佼者此刻远远没意识到,日后的四年,他们将从学院的语言教学中汲取到一种怎样的力量,从而明确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深深地扎根在了这塞外边疆。

课堂: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民族团结是最大的群众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是我院的宗旨”,刚下飞机的上等兵夏超还在回味录取通知书上的学院介绍。此前无论是读书还是当兵,夏超都没有离开过巴蜀,与他日后的同窗吴荣华一样,夏超对于即将就读军校和专业也很陌生。

入校的第一堂课上,夏超注意到黑板上用类似于阿拉伯语的文字写着一行字。站在讲台上的教员艾尔肯仿佛知道台下年轻人的疑惑,用流利的汉语说道:“黑板上的字就是维吾尔语,也是你们今后四年需要学习的语言,它的含义,以后我会告诉你们”。

来不及揣摩教员的话中深意,夏超和同学们即刻开始了紧张的语言学习。第一节课教员只讲了十几个最基本的维吾尔语字母和发音,但就这些,让夏超感觉消化起来都困难,语言并不是他的强项。下课铃响了,他还在一遍遍回忆着字母的发音和写法,俨然已经忘了课前的疑惑。

回到宿舍,夏超和同寝的战友们顾不上互相寒暄,便都拿起了课本。教员艾尔肯走了进来,不由分说和每个人来了个拥抱,“你们这些个小伙子,还是很刻苦的嘛,课堂我讲的东西没记住的话随时来找我嘛”。

眼前这个少校教员,轮廓分明,典型的维吾尔族汉子,身着军装却毫无“违和感”,而艾尔肯的热情让这些小伙子们紧张了一天的神经顿时放松了下来。

那天晚上他们和艾尔肯教员谈了很久,关于学院的光荣历史、关于新疆地区民族关系、关于教员艾尔肯的故事……他们了解到,过去的17年已经有600多名学长走出学院,融入到群众中,用维吾尔族人民听得懂看得见的方式,讲述着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政策,这些“以乡音传党声,用乡情释国事”的“前辈”们已经大步走在了增强名族团结的路上。

熄灯前夏超的内心世界仿佛明晰了许多,艾尔肯告诉他们,黑板上写的那句话,翻译过来其实是“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那是句维吾尔族谚语,教员说,你们现在所要学的,就是为了毕业后防止有人把世代积累下来民族团结的果实倒出去。

军校生活的第一天结束,夏超和他的战友们已经开始感觉到自己肩头的担子。三年语言学习时间,他们始终记得教员当日说的话,这是他们投身到枯燥语言学习中无穷的动力。

学院一大队副大队长买买提艾力(左)与实习所在地群众载歌载舞。(中国军网记者 张涛 摄)
 
 

实习:民族团结之树在这里扎根

“只有真心地融入到群众家庭当中,把家里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才能长久相处下去……”,这是学院袁汉军政委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他看来,学院为民族翻译专业大三学子们安排的特殊实习或许将是他们最难忘的日子。

特殊性在于,学员们要实实在在地在维吾尔族群众家里生活三个月。袁政委心里明白,这样的安排,锻炼语言交流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群汉族小伙在走出学校前,真真切切地融入到维吾尔族群众中去。

2014年的夏天,夏超的上铺于博被分配在了阿拉多尕村村民吐尔逊·哈力克一家。

叫一声“阿塔”(父亲)对于初来的于博是件不容易的事。实习来到村民家里,练习好口语便是最重要的任务,除了日常简单的交流,于博很少和这个新家庭的成员进一步交流。

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于博喜欢吃鱼,显然在这里的饭桌上吃到鱼是件“奢侈”的事情。一顿意料外的午餐触动了他,那天他吃到了梦寐以求的砂锅鱼,熟悉的味道让他开始回忆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这天正好是他23岁生日。

后来从“弟弟”那得知,阿塔前一天开着电动摩托车去到二十里外的镇上买了鲫鱼,回来的路上被机车蹭破了腿,阿塔用土捂住了伤口,回来便下厨,这才让于博吃到了“家乡的味道”。

于博记事起就没有流过泪,那天听到“弟弟”说起这些,他觉着眼底不再那么干。他知道淳朴的阿塔汉语很憋不善表达,但阿塔却知道他准确的生日,他爱吃什么,还有,每次吃饭都是最先给他盛…… 他将整件事用维吾尔语写在了日记本中,最后他写道:“阿塔,对不起”。

日记是学院安排的任务,写完必须由阿塔来修改,阿塔粗糙的手拿起笔,逐字逐句地修改自己的日记,认真而慈祥,恍惚中于博仿佛回到了年幼时父亲教他认字的场景,他的眼角再一次湿润,这一次,他真真切切地地叫出了阿塔。“你来第一天我们就把你当巴郎子(维吾尔语意为孩子)了嘛,我们就是一家人嘛”,哈力克憨憨地说道。

于博开始喜欢上了馕泡汤、奶茶这种北方美食“粗狂”的味道,他学会了放羊、割猪草,还帮阿塔嫁接了香梨树、用维吾尔语向村里的阿吉讲述党的惠农政策...

此后两个多月的日子里,无论在梨园子或是胡杨林,你总会看到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带着他的解放军巴郎子,或是牧羊或是修枝剪叶,有说有笑,配合那么默契,俨然是亲父子般。这样的场景在阿拉多尕村随处可见,50多名2011届民族翻译专业的军校学员所在的家庭里,处处都是这样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场景。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分别的日子到了,“家人”们开着小轿车、拖拉机,骑着电动车、三轮车,满载奶茶、西瓜、馕饼等食物,早早集合在乡政府大院,离别的悲伤湮没了欢声笑语,昔日的铁骨硬汉也开始泣不成声。阿恰(姐姐)拼命往“弟弟”口袋塞吃的,生怕他路上饿肚子;达达与“兵儿子”相拥而泣,一遍遍叮嘱他常回“家”看看;阿娜在人群中不时踮起脚尖,泪水模糊糊了视线,可还想再多看一眼。

此情此景,袁政委很欣慰,他知道,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正含苞欲放。

 

毕业: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天山南北

与其作父母的孩子,不如作民众的孩子——维吾尔族谚语。

2015年7月18日是维吾尔族传统肉孜节,是日,与吴荣华同届的王辉从阿勒泰赶了回来,从村口到阿塔家不足两公里的路程,他先后坐了老乡的驴车、三轮车和面包车,村里人的热情让他无法拒绝,但凡见到穿军装的都要载一程,奶茶、油馕、干果一定要让吃一顿。

足足花了一个小时才绕到家门口,王辉此时心情也如这仲夏的阳光一般明媚。阿塔,阿娜,我回来啦!阿娜准备好的奶茶泡馕,再一次让他感受到了家的味道。阿塔依然慈祥,只是较之一年前,阿塔手上的茧又厚了一层,那是一年年香梨丰收的见证。

曾经三个月的相处中阿塔阿娜的热情与付出,让王辉始终觉着亏欠着他们什么,到底亏欠什么呢?

王辉刚被分配到了阿勒泰军分区,与他同窗的50多位兄弟也都将走向边疆各地,他们就像一颗颗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侵浸过的种子,洒向天山南北之后,必将生根发芽,蓬勃绽放,为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与稳定孕育硕果累累。王辉坚信,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是对于自己心中那种莫名亏欠感最好的告慰。

王辉和他的战友们这次回来,既是和母校的告别,也是和“家人”们告别,万般不舍的阿塔阿娜们知道,他们的兵巴郎们,是所有维吾尔人民的巴郎子,孩子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无论是吴荣华、夏超、于博、王辉亦或是他们的学长们,在经历了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四年的洗礼后,已经扎根边疆,成为绝对忠诚信得过、建功基层下得去、能力过硬用得上、扎根边疆留得住的一支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骨干力量。而学院创造性地将学员实习与增进民族团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历届学员均成为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生力军,为稳疆安疆兴疆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可靠保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