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村民哈吉姆:我的汉族儿子“亚克西”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宋怀忠  陈林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9-22 03:01

唐杰与吐拉汗·哈吉姆近影  宋怀忠 摄

编辑同志:

我叫吐拉汗·哈吉姆,今年63岁,是新疆库尔勒市恰尔巴克乡哈尔墩村村民。今年4月,一场冰雹将我家几十棵梨树上的梨花打得七零八落,受损严重。在我情绪低落时,接到了我的汉族儿子、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某汽车团二营教导员唐杰打来的电话,儿子一边安慰我不要着急上火,随后又给家里寄来1000元。儿子的安慰,让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细细想来,在我拥有5个子女之外,还有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儿子,真是我今生莫大的荣幸!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1年7月初。当时还在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民族翻译队上军校的唐杰,来到我们村子实习,当得知他被安排到了我家时,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小唐是个勤劳干练、谦虚有礼的小伙子,下地除草、给果树喷洒农药、施肥浇水,干起农活来总是不知疲倦。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一起用维吾尔语交流,遇到把握不准的发音和措辞他都认真地记下来向我请教。那段日子,是我们家最快乐的时光,我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兵巴郎(维吾尔语意为小伙子)。

可能是连日在田间干活太劳累,有天晚上,小唐突然咳嗽不止、发高烧,急得我大半夜把小儿子伊斯拉木江叫起来去卫生院请医生,自己则守在床前不停地用湿毛巾为他冷敷,生怕有啥闪失!好在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没几天小唐逐渐痊愈了。我记得很清楚,小唐在我村实习了55天。在一起的日子里,小唐一直把我当成自己的妈妈一样,脏活累活抢着干,我也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有啥好吃的都给他留着。我还按照维吾尔族的习惯,特意给唐杰起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叫“玉提库尔”,意为“聪明伶俐”。

此后,我们靠书信和电话维系着这段浓厚的“亲情”。毕业后,小唐被分配到某汽车团,这个汽车团常年执行南疆运输任务,每次途经库尔勒市,他总要抽时间回家看看。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小唐狼吞虎咽地吃我做的羊肉抓饭和拉面的场景。一次,听说小唐要来,我激动得整夜没合眼,一大早,就让伊斯拉木江骑车带着我,跑到20公里外的桃园,亲手给小唐摘了一箱新鲜的桃子。

不管工作再忙,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等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假日,小唐都要抽时间给我打电话问候。15年来,每月还定期给我邮寄200元钱。我也学会了汉族人的过节习惯,还特意向汉族邻居学会了包饺子、蒸包子。每逢春节、元旦等节日,也会给小唐打个电话,叮嘱他注意身体,常回家看看。

去年6月,我三女儿尼尔古丽患病,知道小唐工作比较忙,我就带着女儿悄悄地来到乌鲁木齐市某医院看病。小唐刚好到南疆执行运输任务,返回路过库尔勒市,特意到家中看我,才得知我人在乌鲁木齐。第二天晚上,他就来到医院看望我和女儿,并一再叮嘱我不要着急,并拿出了2000元钱塞到我手里,给尼尔古丽姐姐看病。

为了让我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小唐利用休假的机会,专程把我接到乌鲁木齐市,在大医院为我做健康体检,医院的医生护士看着他为我忙前忙后的样子,都夸我好福气,有个孝顺的汉族儿子陪伴左右,每每如此,我的心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我们维吾尔族有句谚语:“邻居要互相帮扶,否则就另居它处。”我们新疆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更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各民族兄弟姐妹就像一株石榴花,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精心浇灌,开出的花才会红似火,结出的果才会甜如蜜。我和汉族儿子的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新疆各族人民最热爱团结与和平,我们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得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任何力量和困难都难不倒我们,分不开我们!

吐拉汗·哈吉姆口述 

(宋怀忠、陈 林整理) 

2015年9月1日

(《解放军报》2015年09月22日 10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