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感恩师德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崔白露
2016-05-31 09:44

追求师范

这些年,感恩成为了一种时尚。那么,什么叫感恩,如何对待感恩,确是一道人生课题。不同的人,对这一课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领悟。面对这一课题,李洪海感悟良多,并且以他的行动,诠释了感恩的真谛,那就是让感恩成为一种人生追求与习惯。

作为启功先生的弟子,李洪海长期耳濡目染启功先生的为人为艺为善,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启功先生不仅是大家公认的国学大师、书法名家,更是做人的楷模。他慈眉善目,谦虚儒雅,宽宏大度,与人为善,人称“弥勒佛”。李洪海对启功先生的这种美德,感切最真,感受最深,而且身体力行。

让感恩成为一种责任

“感恩,是一种最美好的品德。”这是李洪海十分欣赏的一句话,同时他在生活中也努力诠释着这句话。

一位哲人说过:“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李洪海记住了启功先生的教诲:做学问,一定要先学会做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意中,李洪海得知启功先生晚年喜欢穿棉布做的宽松内衣时,便和妻子商量,专门买来棉布缝制好内衣送上。

李洪海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启功先生教我书法,就是我的福分。我为他服务,做些家务,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从此,启功先生家中的一些家务,李洪海就“抢”了下来,一直到启功先生过世。

让感恩成为一种追求

李洪海研习书法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启功先生,成为他一生的追求。凡是在市场和社会上,见到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或有关启功先生的文章,他都要买来收藏和研摹。启功先生用书法写的《论书绝句一百首》《千字文》等长篇,他不知临摹了多少遍。李洪海要求自己,凡是能收集到的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都必须至少临摹一遍。正是这种执著,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书法地位。

李洪海不仅书法造诣深厚,对知识涉猎也十分广泛,诗词歌赋、散文名篇都爱不释手。他说,书法博大精深,没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来作支撑,书法是走不远的。他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会带着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古典文章中的名言警句。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不仅常年坚持学习,而且对启功先生专著和点校的文章,都研读许多遍,如《红楼梦札记》《红楼梦注释》《诗文声律诗稿》《汉语现象论丛》等等,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书法内涵。

让感恩成为一种大爱

李洪海常常步履匆匆。他去学校、走军营、到灾区,总之,只要有公益活动,他都没有二话积极参加。有人劝他,李老师,您现在是著名书法家,年纪又那么大,可以少跑点地方。他回答说,只要是社会需要,就不能拒绝。2010年,李洪海用书法所得的100万元在家乡天津武清建立了文化奖励基金,并以启功先生 “坚净居”匾的“坚净”二字为基金命名。

李洪海常说:“我是苦出身,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是启功先生教诲了我,毫无疑义,我应竭诚回报社会。”

李洪海深知,“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不是一时之计,是终生追求。李洪海坚信,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他人交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播撒感恩的种子,努力为社会付出,回报的一定是大爱,是社会的和谐,是民族的振奋,是中国梦的实现。

以感恩为动力,激励李洪海不断前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