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
红军忽而前进,忽而后撤,令人难以捉摸(这种情况以后就不再发生了)。蒋介石和他的指挥官们对此困惑不解。共产党军队行踪的情报往往过了近一个星期国民党才收到。毛自己的将军们有时也迷惑不解,尤其是他的门徒林彪。他抱怨说,部队的调动太快,压力过重,需要休息。他的反对意见被否决了。
彭德怀的部队比敌人早五分钟占领了娄山主峰,这是红军和毛泽东在长征中取得伟大胜利的第一个捷报。
娄山关的胜利令人欢欣鼓舞。几周以来,红军战士跑步行军,吃不着饭,睡不上觉,一仗接着一仗,人人都已疲乏到了极点,这一胜利提高了他们的士气。正如彭德怀所说,红军实际上是赢得了两个胜利,一个在娄山关,另一个在乌江畔。胜利使红军得到了迫切需要的补充。红军将俘虏的官兵集中起来,由共产党宣传员讲话,然后动员他们参加红军。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参加了,组成了一个新的红军师。每个新兵领到三块银元,还发了缴获来的枪支。不想参加红军的就发给路费,并告诉他们到哪儿去都可以,东南西北都行。朱德与被俘的军官不论是高级的还是低级的,都亲自谈了话,他介绍红军抗日救国的宗旨,并希望全中国的军人能够组成统一战线。
实际上,毛泽东已放弃了从这里直接渡过长江的计划,不过他要使国民党人相信这仍然是他的意图。其实,这时他已决定向西移动到长江的上游——金沙江渡江。
十六
蒋介石及其将领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他搞不清红军的去向。在他们眼里,红军成了令人讨厌的海丝草,这儿有,那儿也有,到处都有。
事实上,红军的确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它能如此分散地同时向各个方向运动,令人难以捉摸。这种神出鬼没的行动,恐怕是空前绝后的了。
甚至红军官兵自己也常常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干。队伍里已经有人开始抱怨毛方向不明,缺乏计划,全凭一时冲动行事。这种议论也许有些根据。但不管怎么说,蒋介石被搞糊涂了。现在看来,毛泽东的指挥确是天才。
国民党的报纸大肆宣传红军仓皇逃窜,溃不成军。薛岳、龙云一类的国民党将领报告说,共产党损失惨重,每天死伤在一千人以上。红军当时的兵力可能只剩下两万多人。如果每天损失一千,五月一日以前就该被消灭光了。可是红军并没有被消灭。
从国民党报纸的报道来看,蒋介石或他的司令部对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重掌领导权这样的大事一无所知。实际上,材料还说明国民党根本不知道在此之前毛泽东曾经失势。对朱德也是一样。蒋介石自始至终一直认为自己是在和朱毛的红军作战,不知朱毛的关系。共产党人对内部政治争吵是严守秘密的,有的至今仍秘而不宣。
毛的战术使国民党将领们晕头转向。但是他的行动指南却是最质朴的现实主义。红军根本不可能渡过长江,因为防守太森严了,各条通道都有国民党重兵把守。蒋介石可以迅速地沿长江宽阔的两岸把部队由一地调往另一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渡过北盘江是后来抢渡金沙江的一次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