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官兵究竟有着怎样的“生理秘事”?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张贺铭
2016-05-13 15:00

九连将严守纪律融入官兵血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官兵时时敬畏法度,处处谨守规矩,事事维护纲纪

视纪如魂 律令如铁

九连三班的90后战士、上等兵李成旭,内心有条奉为真谛的“崇高道德法则”,就是“九连的兵要像邱少云那样严守纪律”。这位中断学业投身军营的大学生士兵,起初入伍的理由很单纯:“就是想感受一下部队到底怎么样”。

初到连队,小李经历最多的就是“不准”:不准撒谎,不准落后,不准违纪,不准抽烟,这不准,那不准。各种“不准”,让秉性中有些诗意气质的小李颇感不自在。

但慢慢地,李成旭发现,几乎连队所有人都在自觉地践行着“不准”:因为集合不准缺席,正在理发的下士韩赛飞听见哨音不顾头发理了一半赶紧往楼下跑;因为不准使用规定外的智能手机,上等兵郭成在生日当天把父母寄来的苹果手机寄送回家;因为不准私自外出,上等兵陈晓斌独自在外住院3个月,任凭别人怎么动员他“出去放松一下”,他始终不为所动……

耳濡目染的李成旭,对遵守纪律有了更深认识,他在笔记本扉页写到:纪律不是绳子让人觉得束缚,而是棉袄让人感到温暖;守纪不是别人的要求,而是自身的追求。

在九连,官兵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精神。九连坚持从强化法治观念入手,始终把条令条例作为连队建设的“基本经”来念,通过一点一滴强化、一兵一卒塑造、一朝一夕养成,真正使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旅政治部主任丁俊强说:“什么是纪律?九连的干部骨干从不多讲,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最形象的解释。怎么严守纪律?他们也不多说,自己的一举一动就是最具体的标准。”

连长王瑞新分的公寓房内垃圾成堆,宁可受妻子埋怨也不找一名战士帮忙。排长白斌到湖北接兵,连连拒绝了新兵家长请吃饭、送土特产等一个个“顺水人情”。班长吴祥安面对战士送来的生日小礼物,不忍拒绝后按市场价格逐一付清。参加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要求骨干做表率的上士王永强身上背的枪最多,拉的人最多,流的汗最多。收到参加全旅比武的通知,还没休完假的下士马波想尽办法第一时间往回赶,半夜一点多到连队,天一亮就上考场还拿了个第一。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一个个故事在九连如数家珍,连一些外单位的官兵都说,九连的干部骨干就是这样“不近人情”,有时甚至“相当绝情”。干部骨干自我要求严、自身行得正,得益于他们有一个上下满意、官兵信服的好班子。

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每场大课教育,九连的干部骨干都在前排,自始至终端坐静听,他们身后的战士没有一个人乱动。每次紧急拉动,冲在最前面的都是干部骨干,连队的出动标准总是最高,速度总是最快。可是,老兵退伍的时候,九连却成了集合最慢的连队。要走的兵抱着留队的骨干,流着泪久久不愿离去。

干部骨干像邱少云,人人都是邱少云。在哪儿走都是拐直角,啥时候都站有站相、坐有坐样……没有人要求他们必须这么做,可他们自觉如此做。官兵们都说,邱少云的形象,不仅仅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更牢牢装在了大家的心里。

因此,深夜执勤,因为没到下哨时间,不能违反枪弹必须分离的纪律,拉肚子的哨兵宁愿下哨回去换洗内衣也不离开执勤哨位一步;野外看电影,闻讯赶来的周围群众挤到前排,坐在后面的九连官兵“认真地听了一场电影”,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上政治教育课,患感冒的战士不愿坏了“坐就要纹丝不动”的规矩,清鼻涕流到衣服上也一动不动,直到听见“休息十分钟”的命令。

2013年,九连在青藏高原驻训,把营区设在一片草场附近。当地牧民起初担心草皮会遭到破坏,但令牧民没想到的是,连队驻训第一天就表示:宁可多绕路,也不能损坏草场植被。连队设置了10多个保护草皮的警示牌,直到驻训结束,草场都完好无损。牧民们对此称赞不已。

2008年在少数民族地区驻训期间,少数群众受不法分子蛊惑煽动,多次对官兵无理谩骂,甚至投掷石块、牛粪,一些战士被砸得头破血流,但大家一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始终保持高度克制,并不断给他们讲道理揭真相,深深地感染了当地老百姓。

玉树抗震救灾,九连官兵经手上百吨救灾物资,无论多渴多饿,物没动一件、水没拿一瓶;抢救清理出价值1000多万元的贵重物品和现金,都逐一登记,完璧归赵。

他律易,自律难。去年,列兵蔡金鑫作为训练尖子赴院校集训,与他一起参训的都是兄弟单位的军官士官。由于集训内容多、时间紧,集训队经常加班到深夜,许多参训人员认为反正也不在连队,干脆不参加早操多睡会。但是想到集训队没有正式下发取消早操的通知,无论加班到几点,就算是通宵,蔡金鑫就和在连队一样,雷打不动坚持早操制度,作息时间分秒不差。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同志也开始自觉参加早操。

九连的名气不小,每年慕名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曾经在连队当过兵的战士,总想找机会回来看看。营房变漂亮了,有网络学习室了,用上制式高低床了,伙食越来越好了,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了。似乎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但总有一些东西还是那么熟悉:宿舍地板依然照出人影,番号声依然洪亮,步伐依然整齐有力。老兵们很感慨:那股子精气神还是没变。

“还是没变”,是因为有人在默默传承。旅副政委张洪峰曾是九连的兵,20多年前为了救群众和战友,被土炸弹炸伤,左手被炸掉,右眼球被炸碎,脸部缝合49针……再苦再难,重新站起来的张洪峰始终牢记自己是九连的兵。高原施工,他把铁锹把锯掉一节绑在左臂,每天完成和其他人同样的任务量;管理农场,一年扭亏为盈,年年被评为先进;负责部队管理,连续5年没发生安全事故。

传承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尽管少了一只手、一只眼,可张洪峰从来不少激情和热血。他充分燃烧自己,又把火焰传给后来者。

这后来者中,就有曾在九连工作近14年的三营营长田文武。田文武时刻告诫自己的兵:“你们做好了人家会说,看,这是邱少云连的兵;你们做不好,人家同样会戳着你们脊梁骨说,看,那是邱少云连的兵!”

无论训练、劳动,田文武都在一线,要求战士怎么练,他先怎么练,要求战士干多少,他干得只多不少。他对战士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更严。妻子分娩、孩子住院,田文武都未能陪伴照顾,带着连队在外执行任务。2011年6月妻子生病手术,田文武签完字还没把妻子推进手术室又接到电话赶回部队。医生说,没见过这么当丈夫的。妻子说,他是邱少云连的连长,我理解他。

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狄正先任九连指导员期间,因执行任务,妻子难产6个小时都没能说一句安慰的话。现任指导员王天利,2013年底为了参加总部组织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考评,将患病即将做手术的父亲托付给表姐,结束事假提前归队。

第44任邱少云班班长杨占谭,个人军事素质突出,还带出了一批训练标兵。2008年,本是优秀士兵提干最佳人选的他,却因在外执行任务,失去了最后一次提干的机会。当所有人都为他惋惜时,他却说:“服从组织安排,这是邱少云的本色。”

2012年年终考核,上等兵汤涛因用力过猛导致左小腿骨折。临近退伍,他还打着石膏,住在医院治疗。家人要求他在部队养好伤再退伍,这也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汤涛却认为训练受伤很正常,何况也快痊愈了,自己不能再给部队添麻烦。于是,离队那天,返乡的列车上,多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兵。

九连官兵始终认为,纪律面前无小事。从教育训练到日常管理,只要规章制度有要求,他们就照着办、跟着做。去年1月,连队只有战士杨帮布左1人被推荐为技术学兵,有人建议不必再上会研究,可支部一班人认为,选拔学兵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硬是坚持为一个人开了一次支委会。近5年,全连共晋选士官27人,选送技术学兵30人,发展党员35人,立功受奖40人,党支部从没开过一次“绿灯”。

无需三令五申,只要一声令下。旅领导告诉记者,无论是抗震救灾、演习驻训中的战场纪律和群众纪律,还是平常各种教育、管理、训练方面的制度规定,九连任何时候都绝对服从,坚决贯彻执行。在邱少云精神火炬的引领感召下,九连先后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9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被中组部和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被原兰州军区授予“纪律严明模范连”“爱国为民模范连”荣誉称号,年年都被上级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